[发明专利]隔膜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40760.4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纯平;太田大助;北市雅纪;福冈昌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3/02 | 分类号: | F16J3/02;B32B25/14;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孟伟青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2011年8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527,540号的基于35U.S.C.§119(e)的利益,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参考的形式并入到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膜。
背景技术
隔膜作为泵、汽化器、阀等中使用的部件被用于汽车用途、气体工业用途、空调用途等各种领域中。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压滤机用隔膜的隔膜,该隔膜由高热传导性硫化橡胶形成,在该高热传导性硫化橡胶中,相对于聚异戊二烯橡胶之类的原料橡胶100重量份,含有氢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镁100重量份~250重量份。
另外,专利文献2为了提供一种隔膜,该隔膜由高密封压力所致的变形均匀性良好,由于可使中央部的纤维密度低于周边部,因而刚性不高,而且成型品橡胶的厚度均匀性也优异;而公开了下述的隔膜:该隔膜由硫化橡胶和用于增强该硫化橡胶的增强纤维形成,上述增强纤维为经丝或纬丝的至少一者按照形成疏部和密部的方式进行配设的橡胶增强用织物,是按照上述密部位于周边部、同时上述疏部位于中央部的方式来构成的。
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为了提供尺寸精度良好的燃料系统隔膜,记载了一种燃料系统隔膜,该燃料系统隔膜是由改性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成型而成的,该改性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是在特定的丙烯酸类橡胶中以特定比例配合聚偏二氟乙烯得到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21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23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323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在汽车用汽油配管中所用的燃料系统隔膜要求耐热性(耐热老化性)、耐油性、耐汽油性等。特别是对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隔膜要求高温时的机械物性优异。但是,现有的隔膜在高温时的机械物性不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时的机械物性优异的隔膜。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着眼于损耗模量E”,若为具有特定损耗模量的氟橡胶的隔膜,则在高温时的机械物性优异,特别是即使在高温时压缩永久变形也很小、耐疲劳性也优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该隔膜具有将含有氟橡胶(A)和炭黑(B)的氟橡胶组合物交联而得到的交联氟橡胶层,交联氟橡胶层在动态粘弹性试验(测定温度:160℃、拉伸应变:1%、在测定应变分散时的恒定静载荷条件下的静张力值:157cN、频率:10Hz)中的损耗模量E”为400kPa以上6000kPa以下。
优选交联氟橡胶层在动态粘弹性试验(测定温度:160℃、拉伸应变:1%、在测定应变分散时的恒定静载荷条件下的静张力值:157cN、频率:10Hz)中的储能模量E’为1500kPa以上20000kPa以下。
在上述氟橡胶组合物中,相对于氟橡胶(A)100质量份,优选含有炭黑(B)5质量份~50质量份。
作为上述炭黑(B),从与氟橡胶形成碳凝胶网络增强结构、有助于高温时机械物性的提高的方面考虑,优选其是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5m2/g~180m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40ml/100g~180ml/100g的炭黑。
作为氟橡胶(A),从耐热性(耐热老化性)和耐油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偏二氟乙烯系共聚物橡胶、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系共聚物橡胶、或四氟乙烯/丙烯系共聚物橡胶。
在上述氟橡胶组合物中可以进一步配合交联剂(C)和/或交联助剂(D)。
另外,从改善作为隔膜所要求的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交联氟橡胶层在160℃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00%~700%、拉伸断裂强度为1.0MPa~20MPa。
另外,从改善作为隔膜所要求的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交联氟橡胶层在200℃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90%~700%、拉伸断裂强度为1.0MPa~20MPa。
另外,从改善作为隔膜所要求的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交联氟橡胶层在230℃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80%~700%、拉伸断裂强度为1.0MPa~20MPa。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能够提供高温时的机械物性优异的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