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导光板的连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0688.5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W·皮祖拉;J·施密特;G·马赫莱德;A·鲍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罗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B29C69/02;B29D11/00;B29C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宓霞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导光板 连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制备导光板,例如用作LCD显示器中的背光装置的导光板的方法,和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导光板中,为了LCD显示器的背光照明,光经由该导光板的边缘导入并经由该板的表面耦合出来。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板的表面上达到尤其均匀或受控的亮度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面上要求影响光的结构。所述影响光的结构非常经常由印刷在导光板表面上的印刷图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印刷点或线条图案以致密度在板的中间高而按照确定的函数朝边缘下降。此类图案通常以丝网印刷方法施加于板的表面上。这例如示于专利JP4082791A中。
上述方法不利的尤其是,在丝网印刷方法中每个板仅能单独地印刷,这意味着在手工劳动消耗方面较高。将每个板单独地放入丝网印刷机,随后在印刷和干燥过程之后从该印刷机取出并手工地配备保护膜。印刷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由于颗粒和粘结剂引起的油墨的光吸收。这不利地影响导光板的效率。
至于在导光板的表面上产生结构的一个替代方案是,激光雕刻(激光烧蚀)。在这种情况下,将个体的界限分明的空穴通过激光脉冲导入板的表面中,这些空穴具有散射光的作用并因此将光从该板耦合出来。此种方法描述在专利US20090067178和US20060120110中。为了达到均匀亮度,在上述专利中产生了相应的结构图案。
另选方法公开在KR2008001775中。在此,通过激光雕刻将不同尺寸的空穴引入板的背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光散射体的尺寸随着与光源的距离而增加。结果获得均匀亮度。
US6843587同样描述了导光板的激光雕刻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真空将该板固定到工作台上。通过激光器或可摆转的反射镜在x-y水平面内驶移到光导体上方相应位置而产生图案。这种方法在专利KR20060091879A中扩展,以致可以同时地使两个板结构化。这里通过板(y轴)和激光头(x轴)之间的移动组合产生图案。这种方法的另一个改进型在KR20050104118A中被要求保护,其中可以加工4个板,其中所述板位于旋转工作台上并分开地布置在x-y激光器下方以便结构化。半连续方法描述在专利US20070251930中,该方法基于其上放置了各个导光板的旋转工作台。通过所述工作台的旋转运动和与其垂直的激光头移动而产生图案。作为缺点,在板上仅能产生圆形图案。激光结构化的速度改进还可以通过将激光束分裂成多个光束达到,该多个光束分别地射中板的不同区域。这种方法描述在专利KR2008002354中。
上述所有方法所共同的是,它们与高的人工和/或技术花费相关联。在所有情况下,必须首先制备导光板,随后将其导入激光雕刻设备中。在雕刻之后,必须再次取出所述板。
在不断增长的并处在高的价格压力之下的LCD屏的背光单元市场的背景下,因此一如既往地强烈需要制备相应导光板的更有效且更成本划算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备导光板的新方法,该方法不具有现有技术方法的缺点,或仅以减小的程度具有所述缺点。另外,意于提供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一个特别的目的可视为是提供更有效且更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还希望在光导体几何结构和光导体尺寸方面尽可能灵活。
在另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旨在经设计满足导光板中的应力腐蚀和/或对健康有害的副产物排放被避免。
没有明确提及的其它目的可以从本说明书、实施例、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的总体关联变得明朗。
发明人现已惊奇地发现,通过在从连续的塑料料幅上切下个体光导体之前的位置将激光结构化单元集成到用于制备导光板的设备中,可以达到所提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连续地引导塑料料幅经过激光雕刻设备并仅在雕刻之后才切下个体导光板。整个工艺因此在机器中在线进行。消除了光导体坯件向独立的激光雕刻设备中的高花费插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可能仅雕刻导光板的一个面或是同时雕刻两个面。这是优于现有技术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其中,借助于“输送工作台”,可以甚至仅雕刻导光板的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罗姆有限公司,未经赢创罗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锌合金表面耐冲击涂饰漆
- 下一篇:触发信号同步处理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