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三重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9837.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镇光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B65D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三重 容器 | ||
1.一种便携式三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11),上端和下端具有螺纹部(10a、10b);
中间筒(15),以使上述中间筒(15)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饮料储存部(12)的方式以同心圆状配置在上述外筒(11)的内侧,在上述中间筒(15)的下端形成有下端帽部(13),上述下端帽部(13)具有与外筒(11)的螺纹部(10b)紧固的螺纹部(10c),在上述中间筒(15)的内周面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连续的两列螺纹槽(14);
内筒(20),以同心圆状配置在上述中间筒(15)的内侧,上述内筒(20)的内部形成食物储存部(16),在上述内筒(20)的壁体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并排的两排直线形引导孔(17),上述内筒(20)能够通过上端外周面的突起(18a)插入于中间筒(15)的上端内周面的槽(19a),并以本身轴线为中心旋转;
操作用帽部(21),能够以螺纹紧固结构与上述内筒(20)的下端部相结合并与上述内筒(20)一起旋转,上述操作用帽部(21)具有突起(18b),上述突起(18b)插入于位于中间筒(15)的下端帽部(13)的槽(19b);
食物托架(23),以同心圆状配置在上述内筒(20)的内部,在食物托架(23)的外周面两侧具有引导突起(22),上述引导突起(22)贯通内筒(20)的引导孔(17)与中间筒(15)的螺纹槽(14)卡合,当内筒(10)旋转时,上述食物托架(23)沿着中间筒(15)的螺纹槽(14)被诱导而上升,来将食物推上去;
帽(24),覆盖上述外筒(11)的上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三重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帽(24)包括由相互维持间隔的外部壁体(25)和内部壁体(26)构成的双重壁体和能够开闭的塞(27),上述外部壁体(25)与外筒(11)的上端部相结合,上述内部壁体(26)与中间筒(15)的上端部相结合,上述塞(27)用于覆盖上述帽(24)的上端部,
上述外部壁体(25)和内部壁体(26)的上端开口部以由阻断板(29)阻塞的结构构成,上述阻断板(29)具有饮料引出口(28),上述阻断板(29)呈朝向中心侧向下倾斜的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三重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帽(24)的塞(27)利用起到铰链作用的带片(32)附着于帽(24),上述塞(27)包括气密体(30),上述气密体(30)形成于上述塞(27)的底面,用于覆盖食物储存部(16)的上侧开口部来维持气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三重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中间筒(15)的两列螺纹槽(14)相互具有180°相位差,以沿着筒的内周面向长度方向连续的方式配置成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三重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帽(24)由具有相互维持间隔的圆筒形的内部壁体(26)和外部壁体(25)的形态形成,上述内部壁体(26)和外部壁体(25)分别具有螺纹部(10f、10g),能够同时紧固于外筒(11)的螺纹部(10a)和中间筒(15)的螺纹部(1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三重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筒(11)由绝热壳包围,能够保温和绝热,上述绝热壳能够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镇光,未经林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98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铆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锁锁紧装置的铝合金轮毂专用旋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