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作物感染的水包石蜡油型乳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280038667.X | 申请日: | 2012-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M.费弗;J.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61/02 | 分类号: | A01N61/02;A01N25/04;A01N43/54;A01N43/653;A01N47/2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闵丹 |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真菌 病原体 引起 作物 感染 石蜡油 乳剂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1年6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493.118和2011年6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496,500的优先权,其中每个均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描述了多种含石蜡油的组合。这些组合还可包含(但不局限于)一种或多种下列物质:一种或多种乳化剂、一种或多种色素、一种或多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一种或多种抗沉降剂、一种或多种常规的化学杀真菌剂(例如DMI或QoI),以及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可以是单一组合物的形式(例如将其容纳在适合将该组合物施用于植物(例如作物)的储存包或容器(例如罐)内)。通常,将所述组合物用水稀释后施用于植物。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这些组合可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被分开装载的(例如被袋装的)组合物,其各自包含一或多种上述组分。可将所述组合物混合并通常在用水稀释后施用于植物;或者可将各组合物按通常做法用水稀释后,分别地同时或依次施用于同一植物。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所述组合控制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作物植物感染的方法,以及配制作为水包油型(O/W)乳剂的包含油和水两者的组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锈病是由锈菌目(Pucciniales)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锈病可影响多种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以及多种植物器官,包括叶、茎、果实和种子。通常观察到的锈病为较矮的植物器官表面上形成的由微小孢子构成的有色粉状疱状物(pustules)。常见的引起锈病的真菌种类包括东方红柏桧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桧胶锈病(Cedar-apple rust)),其侵袭苹果和梨以及山楂;茶藨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白松疱锈病(White pine blister rust)),其侵袭白松和浆果;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vastatrix)(咖啡锈病(Coffee rust)),其侵袭咖啡植物;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小麦秆锈病(wheat stem rust)),其侵袭肯塔基早熟禾(Kentucky bluegrass)、大麦和小麦;冠柄锈菌(Puccinia coronata)(燕麦和黑麦冠锈病(Crown Rust)),其侵袭燕麦;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和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大豆锈病(soybean rust)),其侵袭大豆和多种豆科植物;菜豆单胞锈菌(Uromyces phaseoli)(菜豆锈病),其侵袭菜豆;萱草柄锈菌(Puccinia hemerocallidis)(萱草锈病(Daylily rust)),其侵袭萱草;小麦禾柄锈菌(Puccinia persistens subsp.triticina causes)(小麦谷粒锈病(wheat rust in grains),也称为“褐锈病或红锈病”);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黄锈病(yellow rust)或条锈病(stripe rust));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eculatus),其侵袭菜豆。
小麦秆锈病由禾柄锈菌引起并且是一种影响谷类作物(尤其是小麦(Triticum spp.))的重要病害。由Ug99品种引起的小麦秆锈病大流行正在非洲、中东和亚洲扩散,并威胁大量依赖于小麦作为食物的人。该锈病真菌侵袭植物的地上部分。落在绿色小麦植物上的孢子形成疱状物,所述疱状物侵袭茎的外层。在茎或叶发生感染的部位,形成椭圆形水疱或疱状物,称为夏孢子堆。被感染的植物产生较少的分蘖并结成较少的种子。
大豆锈病是一种主要影响大豆和其它豆科植物的病害。其由两种真菌豆薯层锈菌和山马蝗层锈菌引起。大豆锈病在亚洲、澳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已有报道。大豆锈病通过靠风传播的孢子扩散,所述孢子以七天至两周的周期释放。该疾病可导致产量损失严重,并且已有报道损失10-80%。
需要多方面的方法以解决真菌感染的扩散。可采用多种预防方法。例如,锈病与相对较高湿度有关。因此,在夜里避免过多的浇水、使用滴灌、减少作物密度以及使用风扇以使气流循环都可降低相对湿度并降低锈病感染的严重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桑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