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架构网络中的分组广播机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8641.5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K.耶达瓦利;R.米什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叶晓勇;汤春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架构 网络 中的 分组 广播 机制 | ||
1. 一种在作为分体式架构网络中的域的控制器起作用的网络节点中实现的方法,所述域包括多个流交换机,其中所述多个流交换机实现所述分体式架构网络的数据平面,并且所述控制器实现所述分体式架构网络的远离所述数据平面的控制平面,所述方法将所述多个流交换机配置成高效处置所述分体式架构网络的所述域中的每种类型的广播分组,而没有用所述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由此减少在所述域内转发的广播分组的数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跟踪所述域的外部端口集合,其中每个外部端口将所述多个流交换机之一连接到所述域之外的装置;
将所述域中的所述多个流交换机中的每个流交换机配置成将自身生成的广播分组转发至具有所述域的所述外部端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外部端口的每个流交换机,而没有用所述自身生成的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
将所述多个流交换机中的具有所述域的所述外部端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外部端口的每个流交换机配置成将所接收的控制广播分组转发至所述域的所述控制器,而没有用所接收的控制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以及
将所述域中的所述多个流交换机配置成将所接收的数据广播分组转发至所述域的所述外部端口集合,而没有用所接收的数据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跟踪所述外部端口集合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标识所述域中的每个流交换机的每个活动端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跟踪所述外部端口集合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标识每个活动端口是否是内部端口,所述内部端口将所述域中的第一流交换机连接到所述域中的第二流交换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跟踪所述外部端口集合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比较所述域的所述内部端口与所述域的所述活动端口来标识所述域的每个外部端口,每个外部端口是所述域的活动非内部端口。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所述内部端口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邻居发现协议标识内部端口。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域外的网络节点接收邻居发现协议(NDP)消息;以及
比较所述NDP消息的源与受控流交换机集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外部端口列表添加通过其接收来自外部源的NDP消息的流交换机的入口端口。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由所述控制器将所接收的控制分组转发至具有所述外部端口集合中的外部端口的每个流交换机,每个流交换机通过每个外部端口转发所述控制分组。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从具有外部端口的每个流交换机到具有外部端口的每个其它流交换机的流集合;以及
对所述流集合的路径中的每个流交换机编程以根据所述流集合转发所接收的数据广播分组。
10. 一种作为分体式架构网络中的域的控制器起作用的网络节点,所述域包括多个流交换机,其中所述多个流交换机实现所述分体式架构网络的数据平面,并且所述控制器实现所述分体式架构网络的远离所述数据平面的控制平面,所述网络节点将所述多个流交换机配置成高效处置所述分体式架构网络中的每种类型的广播分组,而没有用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由此减少在所述域内转发的广播分组的数量,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外部端口跟踪模块,跟踪所述域的外部端口集合,其中每个外部端口将所述多个流交换机之一连接到所述域之外的装置;
广播配置模块,在通信上耦合到所述外部端口跟踪模块,所述广播配置模块配置成将所述域中的所述多个流交换机中的每个流交换机配置成将自身生成的广播分组转发至具有所述域的所述外部端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外部端口的每个流交换机,而没有用所述自身生成的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所述广播配置模块配置成将所述多个流交换机中具有来自所述域的所述外部端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外部端口的每个流交换机配置成将所接收的控制广播分组转发至所述域的所述控制器,而没有对所述域泛洪,并且配置成将所述域的所述多个流交换机配置成将所接收的数据广播分组转发至所述域的所述外部端口集合,而没有用所接收的数据广播分组对所述域泛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6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