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支撑车辆悬架装置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8291.2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7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尾淳子;上村健一;水崎崇夫;有吉良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支撑 车辆 悬架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其把诸如减震器和悬簧之类悬架装置的上端连接至车辆的车身架。
背景技术
通常,减震器或悬簧的上端连接至车辆的车身架,而下端连接至车轮支撑构件,诸如悬架臂。
减震器或悬簧的上端经由焊接到车身架上的板状容纳构件连接至车身架,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减震器或悬簧的下端经由焊接到扭力梁悬架装置40上的容纳构件43连接至扭力梁悬架装置40,在图5中示出。扭力梁悬架装置40使用一对左右悬架臂41以及把悬架臂41的中间部分相互连接的扭力梁42形成大致H形。容纳构件43焊接到由扭力梁42和其中相应的一个悬架臂41形成的转角部的内侧。更具体地,容纳构件43的前部直接焊接到扭力梁42上,而容纳构件43相应的侧部经由减震器的支撑架44焊接到悬架臂41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实用新型公告No.59-113212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告No.2006-18214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车辆行驶时,左右减震器和悬簧向车身架施加的力通常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具有很大力差异。专利文献2中的扭力梁悬架装置40通过扭力梁42的扭转,吸收了由左右减震器和悬簧所施加的这种在左侧和右侧之间的很大力差异。
现在假定,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配置中,容纳构件焊接到车身架的转角部,而相应的减震器和悬簧的上端通过该容纳构件连接至车身架。在这种配置中,当左右减震器和悬簧向车身架施加的力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具有很大力差异时,车身架可能以扭转的方式翘曲。这可能妨碍产生应当由车身架施加于减震器和悬簧的有效反作用力,因此影响了车轮的路面附着性能,继而影响了车辆的转向稳定性。为了限制车身架的上述翘曲,车身架或容纳构件的某些组件可以形成具有增加的厚度。然而,这增加了车身的重量。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其解决了上述问题,或限制了由减震器和悬簧施加的力所引起的车身架的翘曲,但不会增加车身的重量。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其中减震器或悬簧的上端连接至固定在车身架上的容纳构件。车身架包括具有转角部的闭合环部。容纳构件在容纳构件的前部和侧部或在容纳构件的后部和侧部固定至环部的转角部。
在这种配置中,即使当左右减震器或悬簧向车身架施加的力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具有很大力差异时,车身架的环部是刚性的并且达到使得有效反作用力作用于左右减震器或悬簧的程度。这使得不必增加车身架的厚度或容纳构件的厚度来限制由减震器或悬簧施加的力所导致的车身架的翘曲。换句话说,由减震器或悬簧施加的力所导致的车身架的翘曲得到了限制,但不会增加车身的重量。结果,确保了左右车轮令人满意的路面附着性能,并以期望的状态保持了转向稳定性。
优选地,容纳构件固定至转角部的内侧。在这种配置中,容纳构件被转角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外面限制。因此容纳构件不容易因为减震器或悬簧施加的向上力而变形。这限制了减震器或悬簧的上端相对于车身架的位移,因此改善了车轮的路面附着性能。
优选地,车身架由具有封闭截面的管形构件构成。在这种配置中,车身架的环部对于左右减震器或悬簧施加的力具有有效的刚度。
优选地,管形构件是圆形管。在这种配置中,通过弯折圆形管,车身架是容易制造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其限制了由减震器和悬簧施加的力所导致的车身架的翘曲,但不会增加车身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车身架和容纳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焊接到车身架的转角部上的容纳构件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用于悬架装置的现有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车体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车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麻醉药喷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用翻身防压疮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