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8155.3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7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辽;筱原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生物体内连通的导入孔的扩径的扩张器。
背景技术
作为向血管等生物体内经皮地导入导管的方法,以往公知有血管穿刺法。在血管穿刺法中,利用穿刺皮肤的导入针而形成了与生物体内连通的导入孔之后,以在可供导管穿插的管状的插管器鞘的内部穿入长条状的扩张器的状态下,将它们插入到导入孔。
扩张器利用从插管器鞘的前端突出、穿过导入孔并具有锥形形状的前端部来将导入孔的直径扩张。因此,在将扩张器插入导入孔时,手术操作者感到阻力,此外,手术操作者将扩张器强力插入以对抗这样的阻力,从而对患者造成肉体的负担。因此,提出用于降低阻力的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扩张器中,在具有锥形形状的前端部的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槽或突起,从而谋求血管与扩张器之间或组织与扩张器之间的接触阻力的降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第30534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本发明人们利用该现有技术来尝试降低扩张器的阻力,结果现实情况是依然感到很大的阻力。认为这是由于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穿过导入孔时,在其穿过前后产生了阻力的急剧变化。即,即使如以往那样在扩张器前端部的表面设有深度比宽度大的狭缝状的槽或突起,在最大外径部穿过导入孔时产生的阻力的急剧变化无法抑制,结果,手术操作者感到较大阻力。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阻力的急剧变化,从而可向导入孔顺畅插入的扩张器。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或扩张器的前端部,在外径的增加率发生变化的部分设置圆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减去而成的具有规定形状的截面减少部,由此能抑制扩张器穿过导入孔时所产生的阻力的急剧变化,然后,完成了本发明。
即,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扩张器,包括:随着朝向轴向基端侧而外径增加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圆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减去而成的截面减少部,所述截面减少部至少设于所述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所述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的宽度为在与所述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减少部的深度以上。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的宽度是表示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的圆形截面上、所述圆形截面的外周与截面减少部的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长度。即,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的宽度是指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的截面减少部的周向宽度,是图1中的W1的长度。此外,在与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减少部的深度是指,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的圆形截面中、从所述圆形截面的中心到不是截面减少部的圆弧上的外周之间的长度与从所述圆形截面的中心到截面减少部的垂线长度之差。即,在与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减少部的深度是指,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的截面减少部上,在从不存在截面减少部时的圆形截面的外周朝向圆形截面的中心引垂线时,所述截面减少部的深度是从不存在截面减少部时的圆形截面的外周到截面减少部的平面的垂线长度,是图3的D1的长度。此外,在截面减少部如图19所示形成凹形状曲面的情况下,在与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减少部的深度是指,在扩张器的前端部的最大外径部的圆形截面上,从所述圆形截面的中心到将该圆形截面的外周与截面减少部的交点彼此连结而成的直线为止的垂线长度、与该垂线的从所述圆形截面的中心到截面减少部的长度之差,是图19的D3的长度。
此外,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扩张器,包括:随着朝向轴向基端侧而外径增加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圆形截面的外周的一部分减去而成的截面减少部,所述截面减少部至少设于所述前端部的外径的增加率发生变化的部分,所述截面减少部的弦方向的宽度为在与所述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截面减少部的深度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扩张器,在最大外径部穿过导入孔时产生的阻力的急剧变化被截面减少部抑制,结果,手术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降低,因此能够将扩张器顺畅地插入。
此外,若设有多个截面减少部,则能更有效地抑制在最大外径部穿过导入孔时产生的阻力的急剧变化,结果,手术操作者所感到的阻力感进一步降低,能够将扩张器更顺畅地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式汽车轮胎
- 下一篇:一种分隔式多气室防爆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