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及该轮胎的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37696.4 | 申请日: | 201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7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畠中慎太郎;松本浩幸;桑山勲;渡边润;日浦进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 主分类号: | B60C3/04 | 分类号: | B60C3/04;B60C1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用 充气 子午线 轮胎 使用方法 | ||
1.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具有胎体,所述胎体由子午线排列帘线的帘布层构成并且跨过一对胎圈部环状地设置,所述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带束和胎面,所述带束由一个或多个带束层构成,所述带束和所述胎面以该顺序布置在所述胎体的径向外侧,
其中,设定SW和OD分别表示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和外径,SW和OD满足下面的关系:当SW<165mm时,比SW/OD≤0.26,而当SW≥165mm时,SW和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
设定V1表示如下的橡胶的体积,所述橡胶位于比所述带束层之中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宽度最大的最大宽度带束层的宽度方向两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且比作为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为所述带束层之中的轮胎径向最外层的加强构件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V2表示形成在所述胎面的表面中的所有槽的总体积,比V2/V1为20%以下。
2.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具有胎体,所述胎体由子午线排列帘线的帘布层构成并且跨过一对胎圈部环状地设置,所述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带束和胎面,所述带束由一个或多个带束层构成,所述带束和所述胎面以该顺序布置在所述胎体的径向外侧,
其中,设定SW和OD分别表示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和外径,SW和OD满足关系式OD≥-0.0187×SW2+9.15×SW-380,
设定V1表示如下的橡胶的体积,所述橡胶位于比所述带束层之中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宽度最大的最大宽度带束层的宽度方向两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且比作为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为所述带束层之中的轮胎径向最外层的加强构件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V2表示形成在所述胎面的表面中的所有槽的总体积,比V2/V1为2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的表面的负比率为2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设定δg表示轮胎赤道面中的槽的槽深,δt表示在轮胎赤道面中从所述胎面的表面到轮胎径向最外侧的所述加强构件的胎面橡胶的厚度,δg和δt满足:δg/δt≤0.8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比SW/OD为0.24以下。
6.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在至少250kPa的内压下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76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连续式生产超厚冷库板用组合聚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