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以及浸渍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6632.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大塚秀仁;白岩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11/02 | 分类号: | C08L11/02;C08K3/06;C08K3/22;C08K9/02;A41D19/00;A4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黎峰;石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丁二烯 胶乳 组合 以及 浸渍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以及浸渍成型品。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例如手套、气球、橡胶丝、长靴等浸渍成型品、特别是一次性手套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浸渍成型品。
背景技术
由于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的机械强度、耐候性、耐热性以及耐化学性等特性良好,因此被用于手套等浸渍成型品、纤维处理剂、纸加工剂、粘合剂、粘接剂、弹性沥青(改性沥青)以及弹性水泥等领域中。特别是在浸渍成型品中,作为家庭用、产业用、检查用、健康诊断用以及手术用等的各种手套的主要原料之一,可使用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
以往,已经提出了一种手套用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为了使柔软性的经时稳定性与拉伸强度、拉伸延伸率的平衡变得良好,在单体组成的条件下,还将聚合物中的四氢呋喃不溶成分量和结晶化速度调节至特定的范围从而形成该手套用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还提出了一种硫化橡胶制造用氯丁二烯聚合物胶乳:其是将氯丁二烯聚合物的1质量%甲苯不溶成分量调节至特定的范围而形成的(参照专利文献2)。另一方面,关于二烯类橡胶,已经提出了一种添加各种锌华而使强度提高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3~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21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26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63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165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4090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60-2643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在现有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中,仅通过使聚合物的共聚组成变得最优化,浸渍成型时的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还谈不上充分。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方法:当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的固体成分,混合1~10质量份的金属氧化物时,再进一步添加其他的金属氧化物或硫化促进剂等,但在该方法中,存在制造成本的增加、添加物难以均匀分散在浸渍成型品中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现有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在浸渍成型时的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还谈不上充分。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机械强度优异的浸渍成型品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浸渍成型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至少含有:100质量份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的固体成分;以及0.01~10质量份的包含无机盐和氧化锌的复合锌华,所述复合锌华为,其个数平均粒径为0.05~0.35μm,粒径为0.01~1.0μm,比表面积为10~35m2/g,以X射线荧光分析的定量值计,锌为20~98质量%、钙为1~30质量%以及镁为0.01~30质量%。
所述复合锌华可以是以所述无机盐为核、表层被覆有所述氧化锌的复合结构。
另外,所述无机盐例如是选自碳酸钙、次氯酸钙、碳酸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所述聚氯丁二烯胶乳例如是将含有30质量%以下的2,3-二氯-1,3-丁二烯的原料单体在25℃以上进行聚合而得到的。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氯丁二烯胶乳的固体成分,本发明的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还含有0.1~10质量份的金属氧化物、0.1~3质量份的硫、0.1~5质量份的抗氧化剂和0.1~1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该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例如被用于浸渍成型品。
本发明的浸渍成型品是使用所述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并进行浸渍成型而得到的,该浸渍成型品例如是手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含有特定量的复合锌华,并将该复合锌华的个数平均粒径、粒径、比表面积设定在特定的范围,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进行定量后的元素位于特定的范围,因此,能够得到机械强度优异的浸渍成型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聚氯丁二烯胶乳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6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