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36004.4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赤木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壳体主体和插装部件,该插装部件被插入到在壳体主体中形成的部件容纳空间中,并且其能够定位在两个位置处。该两个位置在插入方向上是不同的位置并且是临时锁定位置和主要锁定位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安装到端子容纳孔中的端子金属配件进行定位或双重锁定,研发了各种独立部件被插入并安装到壳体主体中的连接器。
对于这种连接器,插入并安装到壳体主体中的插装部件能够通过与配设在壳体主体侧上的部件锁定装置相接合而定位在两个位置处,所述两个位置是临时锁定位置和主要锁定位置。
临时锁定位置是在对端子金属配件进行定位或双重锁定之前的位置。主要锁定位置是插装部件从临时锁定位置进一步被推入到壳体中的位置,并且是插装部件的一部分对端子金属配件进行定位或双锁定的位置。
图5至图7示出插装部件被插入到壳体主体中的连接器100的现有示例。图5至图7中的所示的连接器100在下列专利文献1中公开。
连接器100包括壳体主体101和支座111,该支座111是将被插入并安装到壳体主体101中的插装部件。
壳体主体101的后端101a侧变成端子容纳部102。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端子容纳部102设置有多个端子插入孔,所述多个端子插入孔沿前后方向(图5中的箭头Y1方向)贯穿壳体,并且端子金属配件被插入并安装到所述多个端子插入孔中。壳体主体101的前端是匹配连接器所嵌合到的护罩部分103。
如图6中所示,定位在端子容纳部102的前面和在护罩部分103的内侧处的空间是支座111被插入并安装到的部件容纳空间。也就是,支座111被插入并安装到部件容纳空间104中,该部件容纳空间104是在由图5中的箭头Y2所示的方向上向壳体的前部敞开的空间。
如图6中所示,引导凹槽105在壳体主体101的两个外壁的内表面上沿着支座111的插入方向延伸。
下述支座111的外壁113嵌合在引导凹槽105中并且在插入方向上可移动。
支座111是保持安装到端子容纳部102中的端子金属配件的前端侧的构件,并且提高端子金属配件的保持精度。支座111包括:前部壁112,该前部壁112定位在端子容纳部102的前端侧处;和臂形外壁113,该臂形外壁113从前部壁112的两侧沿着插入方向延伸。
外壁113的两侧平行于护罩部分103的两个侧壁,并且外壁113是沿着插入方向延伸的带形板。外壁1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配设有临时锁定部116和主要锁定部117。
临时锁定部116是从外壁113的上侧表面113a向上突出的突起。如图7中所示,支座111通过临时锁定部116和从引导凹槽105的上内表面105a突出的第一部件锁定装置106的接合而固定到临时锁定位置,所述上内表面105a与外壁113的上侧表面113a是对置的。图6示出临时锁定部116与第一部件锁定装置106相接合并且支座111固定到临时锁定位置。
主要锁定部117是从外壁113的下侧表面113b向下突出的突起。当外壁113从如图7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被推入到引导凹槽105中时,主要锁定部117攀越从引导凹槽105的下内表面105b突出的第二部件锁定装置107,并且与该第二部件锁定装置107相接合。
引导凹槽105的下内表面105b是与外壁113的下侧表面113b对置的表面。
当主要锁定部117攀越第二部件锁定装置107并且与该第二部件锁定装置107相接合时,支座111固定到主要锁定位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布No.2002-34348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100,临时锁定部116和主要锁定部117是从外壁114的上侧表面和下侧表面沿着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因此,当将临时锁定部116和主要锁定部117附接到壳体主体101侧的部件锁定装置106和107或从壳体主体101侧的部件锁定装置106和107脱离时,沿着外壁114的外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压缩变形是必然的。一般地,通过在平面方向上的压缩,板材料的侧表面难以被弯曲。
因此,对于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100,缺口113c形成在外壁113的中心部分处以使得设置有临时锁定部116和主要锁定部117的上侧表面113a和下侧表面113b容易弯曲。由于形成了缺口113c,外壁113的上侧表面113a和下侧表面113b变成具有小板厚度的梁并且变得容易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6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