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船舶和用于利用内燃机运行船用供电网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80034683.1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C-O.施马尔青格;H.弗兰克;P.戈尔泽;P.里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7/20 | 分类号: | F02B37/20;F02B37/10;B63H21/20;F02B37/04;B60K6/48;B60W10/3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杨国治 |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船舶 用于 利用 内燃 机运 行船 电网 方法 | ||
1.一种内燃机(10),其具有:
发动机(1),其带有废气侧(AGS)和增压流体侧(LLS);以及
增压系统(14),其包括:
-用于所述发动机(1)的增压的废气涡轮增压器(40),其带有在所述增压流体侧(LLS)上的压缩器组件(41)和在所述废气侧(AGS)上的涡轮组件(42),
-压缩机(3),其初级侧(I)联接在所述增压流体侧(LLS)上而其次级侧(II)联接在所述废气侧(AGS)上,
其特征在于
- 设计为马达/发电机的电机(4),其联结到所述发动机(1)处,其中,所述电机(4)能够作为发电机由所述发动机(1)驱动或者能够作为马达驱动所述发动机(1),并且其中,所述压缩机(3)能够经由机械的驱动联结器(13)直接由所述电机(4)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尤其为了所述电机(4)的马达功能,机械的所述驱动联结器(13)具有传动装置(5)、尤其马达传动装置(30)和/或机械的压缩器(6),所述压缩机(3)的驱动轴在输出侧而所述电机(4)的驱动轴在驱动侧联接到所述传动装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尤其为了所述电机(4)的发电机功能,机械的所述驱动联结器(13)具有螺旋桨传动装置(50),螺旋桨(7)的驱动轴(57)在输出侧而所述电机(4)的驱动轴在驱动侧联接到所述螺旋桨传动装置(50)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的驱动轴和所述发动机(1)的曲轴在输出侧联接到所述马达传动装置(30)处并且/或者所述螺旋桨(7)的驱动轴(57)和所述发动机(1)的曲轴在输出侧联接到所述螺旋桨传动装置(50)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能够以可作为马达运行的方式实施起动机和/或电驱动器的功能,并且所述电机(4)能够以可作为发电机运行的方式实施用于车载网络(12)的发电和/或电池(11)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能够以在时间上受限制的时间间隔、尤其有节拍地直接由所述电机(4)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间隔小于1min、尤其小于30sec。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能够进行运行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运行模式选自:
- 起动机模式,其构造成使得所述发动机(1)由所述电机(4)来驱动;
- 发电机模式,其构造成使得所述电机(4)由所述发动机(1)来驱动;
- 电气助力模式,其构造成使得所述电机(4)和所述发动机(1)驱动螺旋桨(7);
- 蠕动行驶模式,其构造成使得仅所述电机(4)驱动螺旋桨(7),尤其所述发动机(1)和所述压缩机(3)不提供驱动功率到所述螺旋桨(7)处;
- 间隔模式,其构造成使得所述发动机(1)驱动螺旋桨(7)且在时间间隔中所述电机(4)驱动所述压缩机(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尤其在所述间隔模式中所述压缩机(3)经由机械的驱动联结器(13)直接由所述电机(4)来驱动,其中,所述电机(4)由电池(11)来驱动。
10.一种船舶(100),其带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尤其应用于钓鱼运动的所述船舶(100)在间隔模式中以重复的时间间隔来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船舶(100),其特征在于,在小于10min、尤其小于1min、尤其小于30sec的时间间隔中以在高于500RPM直至1600RPM的转速范围中的所述内燃机(10)的转速和/或在500Nm与3000Nm之间的转矩范围中的转矩来驱动所述螺旋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6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电极和二次电池
- 下一篇:辅助刹车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