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氢氧化铝纳米颗粒的疫苗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280034602.8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Y.马蒂厄;B.勒博;V.瓦尔谢夫;J.帕塔兰;M.加里诺;J.安斯勒;E.索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家荣;林森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氢氧化铝 纳米 颗粒 疫苗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疫苗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含至少一种佐剂的疫苗组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疫苗组合物,其包含能够无菌过滤的、包含假勃姆石(pseudo-boehmite)和聚丙烯酸盐(polyacrylate) (PAA)的纳米颗粒。
本领域中长期以来已知晓用铝将疫苗佐剂化是有利的。许多市售疫苗包含铝,或以氢氧化物形式或以磷酸盐形式;然而,这些名称无法准确反映对应产品的化学组成:氢氧化铝更应是羟基氧化物,并且磷酸铝则很少是纯磷酸盐,而更常见的是包含其他离子,尤其是硫酸盐还有氢氧化物。尽管这些还已知为铝凝胶的基于铝的佐剂已经显示出它们在提高由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所有优点,但是,它们的确具有某些缺点。从工业的观点来看,由于颗粒大小过大,因此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的常规悬浮液无法在生产结束时通过过滤来进行灭菌,并因此需要依靠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生产过程。此外,在某些施用方式(尤其是皮内施用)的情况下,已经指责了铝会导致施用部位处的纹身效应。因此,期望拥有有效的包含铝的疫苗组合物,以从它的佐剂能力中受益而同时又避免其缺点。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包含至少一种抗原和佐剂的疫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佐剂包含能够无菌过滤的、包含假勃姆石和聚丙烯酸盐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主题还是能够无菌过滤的、包含假勃姆石和聚丙烯酸盐的纳米颗粒用于制备包含至少一种抗原的疫苗组合物的用途。
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此类纳米颗粒的用途,所述纳米颗粒可以增加在施用所述疫苗组合物的过程中诱导的免疫应答。
本发明的主题还是包含至少一种抗原和佐剂的疫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根据所述方法:
○ 制备能够无菌过滤的、包含假勃姆石和聚丙烯酸盐的纳米颗粒,
○ 利用灭菌滤器将所述纳米颗粒过滤,
○ 将至少一种疫苗抗原加入所述纳米颗粒中,
○ 并且,任选地,如需要,进行额外的过滤。
通过本发明的主题,可以拥有这样的疫苗佐剂,其较常规使用的铝悬浮液诱导较低的反应原性反应,尤其在皮内(ID)施用后更是如此,并且其可以在制造过程结束时经过滤进行灭菌。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在以下描述过程中显示。
在本发明的术语中,纳米颗粒是其大小允许它们经过灭菌滤器的颗粒,所述灭菌滤器的孔具有220 nm的直径。因此,所述颗粒具有小于300 nm的大小,这是由于此类颗粒能够通过变形而经过更小尺寸的孔。然而,优选地,所述颗粒具有小于220 nm的大小,并且甚至小于200 nm。此类颗粒形成透明的胶悬液。有利地,使用其中大部分颗粒直径为30-200 nm的悬浮液,其允许用截止阈值为220 nm的灭菌滤器将它们过滤,而不会过度损失材料。颗粒的直径是流体力学直径,其可以经不同技术来测量:例如,可以使用准弹性光散射(la diffusion quasi-élastique de la lumière)。该技术可以测量胶悬液中半径从1纳米至几微米的颗粒的大小。液体中悬浮的颗粒会进行布朗运动(热搅动和液体分子和固体颗粒之间的碰撞)。光散射测量的原理在于用激光类型的连贯的和单色辐射轰击胶悬液中的颗粒,并随后利用雪崩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à avalanche)(用于对光子数记数的设备)记录由这些颗粒散射的光强中的波动。
这些实验通常在完全稀释的对于眼为透明的介质中进行。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在去矿质水中稀释(通常1/10)后测定纳米颗粒的直径。所用机器模型为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
根据本发明,纳米颗粒为基本上由在它们的表面上具有聚丙烯酸盐的假勃姆石组成,以防止通过透析洗涤纳米颗粒后纳米颗粒的聚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方式,经静电类型的相互作用使聚丙烯酸盐与假勃姆石结合。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聚丙烯酸盐的量表示少于纳米颗粒质量的10%的质量,更具体而言,为少于9%、8%、7%、6%、5%、4%、3%、2%、1%的质量。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聚丙烯酸盐的量表示至少等于纳米颗粒质量的1%的质量,更具体而言,为大于2%、3%、4%、5%、6%、7%、8%、9%的质量。
在鉴定本发明的纳米颗粒的基本成分中,作为假勃姆石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其产生假勃姆石的X射线衍射图特征为在14、28.1、32.4、49.3、55.5和65° 2θ (λ=0.15406 nm)处观察到的主线(020)、(021)、(130)、(150)、(151)和(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