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4445.0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F16F13/18 | 分类号: | F16F13/18;F16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例如应用于机动车辆或工业机械,从而吸收和减弱诸如发动机等振动产生部的振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7月1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157004号的优先权,该优先权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防振装置。这种防振装置包括内筒、外筒以及弹性体,内筒联接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吸收部中的一方,外筒从内筒的径向外侧围绕内筒且接合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吸收部中的另一方,弹性体接合于内筒和外筒。多个受压流体室布置于外筒内部,所述受压流体室填充有流体且流体室的壁的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这些受压流体室包括通过第一限制通道彼此连通的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还包括第二受压流体室,所述第二受压流体室通过第二限制通道与填充有流体的副流体室连通。
该对第一受压流体室被布置成将内筒夹在其间,且第二受压流体室与内筒的轴向平行布置。防振装置吸收或减弱轴向以及该对第一受压流体室夹着内筒的夹持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振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7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的防振装置中,难以长时间保持弹性体的性能。
考虑到这种情况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长时间保持弹性体的性能的防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防振装置包括:内筒,所述内筒联接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吸收部中的一方;外筒,所述外筒从所述内筒的径向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且所述外筒联接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吸收部中的另一方;以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联接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此外,填充有流体的多个受压流体室被布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多个受压流体室的壁的一部分由所述弹性体形成。此外,所述受压流体室包括通过第一限制通道彼此连通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以及通过第二限制通道与副流体室连通的第二受压流体室,所述副流体室填充有流体。此外,所述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被布置成将所述内筒夹在所述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之间。此外,所述第二受压流体室在正交方向上与所述内筒平行配置,所述正交方向垂直于所述内筒的轴向和夹持方向,所述内筒在所述夹持方向上被夹在所述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之间。另外,所述内筒沿着所述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和所述第二受压流体室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整个长度延设。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夹持方向上振动被输入到防振装置时,内筒和外筒在弹性体弹性变形的同时在夹持方向上相对移位。因此,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分别膨胀或收缩。流体流经第一限制通道,振动被吸收并减弱。
此外,当在正交方向上振动被输入到防振装置时,内筒和外筒在弹性体弹性变形的同时在正交方向上相对移位。因此,第二受压流体室膨胀或收缩。流体流经第二受压流体室和副流体室之间的第二限制通道,振动被吸收并减弱。
内筒沿着一对第一受压流体室和第二受压流体室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整个长度延伸。因此,当夹持方向上的振动和正交方向上的振动被输入到防振装置时,内筒和外筒在夹持方向上和正交方向上相对移位。因此,受压流体室能够在其轴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大程度变形和膨胀或收缩。因此,易于在抑制弹性体的弹性变形量的同时大程度地使受压流体室膨胀或收缩。因此,能够抑制施加于弹性体的负荷,从而容易地长时间保持弹性体的性能。
此外,当从所述轴向上的前方观察防振装置时,外筒可形成为具有一对第一边部和一对第二边部的矩形形状,该对第一边部在夹持方向上延伸,该对第二边部在正交方向上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筒形成了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区分夹持方向和正交方向。因此,能够改进防振装置的可操作性。
当所述防振装置被安装于车辆中的具有预定限制尺寸的空间中时,相比于具有圆形外筒的防振装置被安装于该空间中的情况,能够确保外筒的大的内部空间。因此,能够装配具有大体积的弹性体。因此,能够改进弹性特性。此外,能够提供具有大容积的流体室。因此,能够改进防振装置的衰减性能。换句话说,与圆形外筒相比,矩形外筒确保了大的内部空间,且具有能够被用于各种应用的空间。因此,能够改进设计防振装置的自由度,且能够应对车辆所需的预定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