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4303.4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嘉久;中谷诚一;小掠哲义;平野浩一;高桥诚;有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薛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检测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化学检测器,通过使氧化还原作用循环发生来检测液体中的物质,具备:
具有第1电极面的第1工作电极;
具有第2电极面的第2工作电极;和
多个绝缘性的隔离物,
将所述第1以及第2电极面面对面配置,以使得在所述第1以及第2电极面间形成电场,
所述多个隔离物沿所述第1以及第2电极面配置,以使所述第1以及第2电极面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隔离物为粒子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隔离物以从球状以及圆柱状中选出的至少1种的形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第1以及第2电极面的分离距离为20nm以上且3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第1或第2电极面中的所述隔离物的面密度为0.01个/mm2以上且1个/m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具备参考电极以及对置电极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第1以及第2工作电极包含从金以及铂中选出的至少1种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第1以及第2工作电极由包含导电性碳粉末的膏组成物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具备沿与所述电场平行的方向配置的多个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所述第1工作电极、所述第2工作电极以及所述多个隔离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具备第1绝缘性基板,
所述第1工作电极形成于所述第1绝缘性基板的一个主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具备:
形成于所述第1绝缘性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的第3电极;和
电连接所述第2工作电极和所述第3电极的连接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参考电极及/或所述对置电极形成于所述第1绝缘性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具备第2绝缘性基板,
所述第2工作电极形成于所述第2绝缘性基板的一个主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具备:
配置于相邻的2个所述检测单元间的绝缘性的中间基板;和
配置于所述检测单元的开放侧的绝缘性的端基板,
在所述中间基板的两个主面形成所述第1或第2工作电极,
在所述端基板的一个主面形成所述第1或第2工作电极。
15.一种电化学检测器的制造方法,包含:
在具有第1电极面的第1工作电极上配置多个隔离物的工序;和
将具有第2电极面的第2工作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面对面配置,以使得在所述第1以及第2电极面间形成电场的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多次执行配置所述多个隔离物的所述工序以及配置所述第2工作电极的所述工序,使多个检测单元沿与所述电场平行的方向配置,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所述第1工作电极、所述第2工作电极以及所述多个隔离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化学检测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化学检测器的制造方法还包含:
在所述第1绝缘性基板的一个主面形成所述第1工作电极的工序;和
在所述第2绝缘性基板的一个主面形成所述第2工作电极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43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