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3806.X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E·J·温策尔;J·A·马瑟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7/04 | 分类号: | D05B57/04;D05B57/02;D05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谭彦闻;胡强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制 车辆 部件 方法 以及 形成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要求在2011年7月8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505833的权益,其内容被援引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内部的内装结构。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
目前,在机动车内部所见的大部分缝线针脚属于功能性的,其中,两片或更多片材料(皮革、乙烯树脂、热塑性聚烯烃、布料等)从模版裁剪下并缝合在一起(裁缝),之后将其包裹在诸如座垫、头枕、扶手、控制台盖、仪表盘底材等部件的周围。这种功能性针脚是高度劳力密集型的,并且通常在中低档车辆上仅能在必需部位来使用。出于成本原因,诸如仪表盘固定结构和门板装饰性部件上的功能性针脚通常仅限于较高档次的车辆上。
近些年,机动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有兴趣将“缝合”的外观用于价格档次范围更广的更多车辆。在一些场合已经使用模拟的非功能性针脚,但当前想要提供具有对比色的模拟针脚在生产上并不可行。另外,更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被要求在装饰性部件上使用真正的或者“逼真的”缝线针脚以提供真实的裁缝部件的外观和感觉。
因此,希望能够在装饰性的机动车内部装饰部件上提供逼真的、非功能性的缝线针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向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的方法,该内装部件包括外表层、基底层和位于外表层和基底层之间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锥穿透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以形成贯穿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的穿孔;b)从外表层、基底层和中间层退出该锥;c)插入针经基底层、中间层和外表层穿过穿孔以钩住位于外表层上的缝线;d)拉动该缝线穿过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e)由前一个穿过外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的针脚来圈住该缝线;f)将内装部件推进至另一位置;以及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内装部件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形成的车辆内装部件。
附图说明
其它的特征、优点和细节仅作为示例呈现于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中,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被缝制部件的内装部分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见附图,其中在附图中尽可能地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相同部件。在图1中可以看出其示出了车辆的内装部分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装部分16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最佳地如图1所示,内装部分16优选是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优选包括具有基本光滑的外表面和背向外表面的底侧的外表层18。外表层18优选由具有充分柔性和美观性的塑料材料形成。
为提高内装部分16的柔软度,一层缓冲支撑材料设置在外表层18下方的区域中。虽然诸如交联聚丙烯树脂(XLPP)泡沫的泡沫材料可能是优选的,但可以想到该缓冲支撑材料20可以为任何数量的不同结构。由尺寸稳定的塑料或者其它合适的材料构成的基底片22优选设置在缓冲支撑材料的下方。
因此,根据一个可能优选的实施例,缓冲支撑材料20和基底片22用于相互配合地为外表层18提供支撑结构。
可以想到可将形成缓冲支撑材料20的XLPP泡沫吹塑到外表层18和基底片22之间,以形成具有大致如图1所示形状的多层复合结构。还可以想到可将缓冲材料20在初始的覆盖操作中附接到外表层18上以形成初始层状复合结构,然后该层状复合结构被施加到可用的任何基底片22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逼真的非功能性缝线针脚可以被用于按以下方式之一的内装部分:
1)在装饰材料的未成型的单层或多层结构上缝制图案,并将已缝制的装饰片材包裹预成型/预裁切的基底;
2)在装饰材料的预成型的单层或多层结构上缝制图案,并将已缝制的装饰预成型件结合至预成型的模制基底上;和
3)在平坦或相对平坦的单层或多层装饰和基底件结构上缝制图案。
当部件变得复杂起来且尺寸增大时,选项1将不再可行,因为未成型的装饰材料只能被施加到相对平坦的表面上。
选项2要求预成型及缝制外皮尺寸和形状与模制基底的尺寸和形状几乎完美地匹配。另外,选项2要求在拉模时所有表面被充分抽吸,以能在不对预成型件造成损伤的情况下容纳套叠。选项2中的所有切口均要求自动或手动地包边以作最终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3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对称挤压拼接磁块提高侧面磁场强度的磁悬浮结构
- 下一篇:二氧化碳还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