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EL用散射膜及使用此的有机EL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33748.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雅司;石桥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2 | 分类号: | H05B33/02;H01L51/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el 散射 使用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有机EL发光装置的散射膜。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以供给电压于将发光层夹持于阳极(透明电极)与阴极(背面电极)之间的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元件而使其发光的有机EL发光装置。因有机EL发光装置具有轻质、薄型、低耗电量等优点,故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或平面型照明装置来利用(专利文献1)。
有机EL发光装置虽具有上述优异的特征,但仍有如下说明的问题。
即,因构成有机EL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层等有机薄膜层或具备此有机薄膜层的支承体的折射率比空气高,故在发出的光的界面容易引起全映入。因此,此光的利用效率不到整体的20%,从而产生损失大部分的光的问题。
另外,有机EL发光装置亦具有视角依存的问题。具体而言,有机EL发光装置的发光层由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及蓝色发光层的组合所构成,但因这些发光层各自的折射率不同,故从倾斜方向观察有机EL发光装置的发光面时,在发光层彼此的界面中,光分离成各波长。当光按波长而分离时,在发光层间光程长度产生变化,根据观察的角度的变化而可看到色调改变。例如,如果是从正面方向观察有机EL发光装置的情况,光程长度变化不易产生且有机EL发光装置的发光颜色不易产生变化,但从倾斜方向观察时,根据在发光层间的光程长度变化而可看到色调产生变化。
对于光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案了在光萃取面设置包含低折射率的材料的光萃取层、配置特定的散射构件等(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但在这些技术未成为对光的波长分离有效的对策。
更且,在使有机EL发光装置灭灯时,在有机EL发光装置的表面会映入外面的景色等,易产生该表面的美观度变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15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53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10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迫切期望可消除上述光利用效率、角度依赖性及灭灯时的映入的问题的设计。
解决问题的手段
对于该问题,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在有机EL发光装置的光射出面侧设置含有特定的散射层的散射膜,可同时消除光利用效率、角度依赖性及灭灯时的映入的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用于有机EL发光装置的有机EL用散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含有粘合剂树脂及折射率与上述粘合剂树脂不同的粒子的散射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平均粒径的变异系数为30%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有机EL用散射膜的特征在于优选上述粒子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粘合剂树脂100重量份为40~300重量份。
另外,本发明的有机EL用散射膜的特征在于优选上述粘合剂树脂的折射率与上述粒子的折射率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为0.03~0.3。
另外,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具备一对电极和设置于该一对电极间的发光层,在上述一对电极之中,在成为光射出侧的电极的光射出侧具备散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散射膜为本发明的散射膜。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发明,对于用于有机EL发光装置的散射膜,其包含含有粘合剂树脂及折射率与上述粘合剂树脂不同的粒子的散射层,通过将上述粒子的平均粒径设为10μm以下,将平均粒径的变异系数设为30%以上,可提高光利用效率,改善角度依赖性,同时防止在灭灯时的映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一例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有机EL用散射膜(以下,亦有称作“散射膜”的情况)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有机EL用散射膜含有散射层,但作为其构成亦可由散射层单独构成,还可含有支承体或其他层。首先,对于构成散射层的要素,主要对粘合剂树脂及粒子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木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木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3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