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电池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3497.6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佳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3/04;H02S30/20;F21Y101/02;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宏光;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电池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电池板装置,尤其涉及能够简单地安装于已有的荧光灯或LED灯上而构成发电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荧光灯的灯管背后的反射板上安装太阳电池板,用太阳电池板接受来自荧光灯的光,利用太阳电池板的电动势充电电容器或充电池,在荧光灯器具的开关成为OFF时,或者荧光灯器具熄灯时从电容器或充电池向应急灯或疏散灯通电而使其点灯,从而有效利用电能(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而且,随着最近的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节能、高亮度的LED得到实用化,因而逐渐采用LED等而取代荧光灯(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5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468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57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72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装置中,荧光灯和太阳电池板之间隔着15mm以上的间隔,因此,即使使用高亮度的荧光灯,或者使用大面积的太阳电池板,事实上也几乎无法获得适于实用的电动势。
对此,本案发明人等研发了一种发电灯,其具备:通过通电而发光的直管状或环状灯管、呈具有该灯管的长边方向全长以下或圆周方向全长以下且所述灯管的低温区域的长边方向全长以上或圆周方向全长以上的范围内的长度和所述灯管的截面外周长的1/5以上1/2以下的范围内横宽的截面圆弧带状,接受来自所述灯管的背面的光而产生电动势的太阳电池板、层积在该太阳电池板的受光面,以粘接于所述灯管的背面或所述受光面离所述灯管背面的间隔成为10mm以下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灯管的背后的透明耐热层、取出所述太阳电池板的电动势的通电线,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照明的电能而产生足够的电动势(PCT/JP2011/59364)。
然而,所述发电灯为制造商制作成产品投放到市场的,使用者必须购买发电灯产品,与已有的荧光灯或LED灯进行交换。
因此,如果使用者能够将太阳电池板简单地安装于家庭或店铺的已有荧光灯或LED灯上而作成发电灯,则可期待发电灯普及。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而作,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安装于已有的荧光灯或L ED灯上而构成发电灯的太阳电池板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对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太阳电池板装置,能够安装于由两侧的高温区域和高温区域之间的低温区域构成的直管状荧光灯的灯管或整体由低温区域构成的直管状LED灯的灯管上而构成发电灯,该太阳电池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太阳电池板,呈在横宽方向上具有所述灯管的截面外周长的1/5以上1/2以下的范围内的圆弧长的截面圆弧带状,接受来自所述灯管背面的光而产生电动势;通电线,取出所述太阳电池板的电动势;筒状基部,呈筒状,在其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沿长边方向粘接有所述太阳电池板,并且外插于所述灯管而覆盖所述灯管,将所述太阳电池板保持成所述太阳电池板的受光面与所述灯管的表面接触或离所述灯管表面的间隔成为10mm以下。
本发明的特征之一在于,将截面圆弧带状的太阳电池板粘接于筒状基部,并使筒状基部覆盖荧光灯或LED灯的灯管从而使太阳电池板的受光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与灯管紧密连接,或者使太阳电池板的受光面以离灯管表面10mm以下的距离对置。由此,能够确保太阳电池板的足够的电动势,只需将筒状基部覆盖在已知的照明灯的灯管上即可构成发电灯,可期待发电灯的进一步普及。
太阳电池板的电动势的大小和与光源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在本发明中,太阳电池板的受光面和灯管之间的距离为10mm以下,比专利文献1、2更短,通过太阳电池板能够产生大的电动势。
当使用薄膜基板等挠性基板构成太阳电池板时,搬运时可将太阳电池板平坦地展开而在使用时可将太阳电池板弯曲成截面圆弧状。但是,当使用硬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者金属基板等构成太阳电池板时,需要将硬基板本身加工成截面圆弧带状。此时,如果捆绑包装截面圆弧带状的太阳电池板,则体积变大,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3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远程监测的智能电缆
- 下一篇:一种互感器校验仪的快速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