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阀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3196.3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0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C.克莱泽;T.克拉夫特;H.里普尔;T.里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20 | 分类号: | F02D41/20;F02D4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志明;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阀(20),包括:带有弹簧力(F_1)的弹簧(32);带有与弹簧力(F_1)相反地作用的促动器力(F_2)的促动器(42);可借助促动器(42)操纵的推杆(34)。阀(20)还包括可与推杆(34)耦接或已耦接密封件(36)及密封座(38),从而当密封件(36)贴靠在密封座(38)上时,阀(20)关闭。针对常开阀在阀(20)的关闭阶段之后,或者针对常闭阀在打开阶段之后,在预定的时段期间对促动器(42)施加具有预定走势的电流,该电流起于电流的初始值(I_0),终于电流的预定的终止值(I_END)。在此,电流的初始值(I_0)小于终止值(I_EN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阀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阀优选在高压泵中用于输送汽车内燃机蓄存器喷射系统的流体。
这种阀特别是当它比如在高压泵中遭受持久的负荷时受到严重的应力。由于高压泵受到例如2000巴或更大的压力,对这种泵中的阀提出了高的要求。这种阀无论在关闭时还是在打开时都会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控制阀的方法和装置,其能实现阀的精确的且成本低廉的工作。
所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设计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的特点是用于控制阀的方法和对应的装置。该阀包括具有弹簧力的弹簧、具有与弹簧力相反地作用的促动器力的促动器和可借助促动器操纵的推杆。该阀还包括密封件和密封座,密封件可与推杆耦接或已耦接,从而当密封件贴靠在密封座上时,阀关闭。针对常开阀在阀的关闭阶段之后,或者针对常闭阀在打开阶段之后,在预定的时段期间对促动器施加具有预定走势的电流,其起于电流初始值,终于电流的预定的终止值。在此,电流的初始值小于终止值。
这具有的优点是,阀可以缓慢地打开或关闭,从而可以实现使得阀产生的噪声保持较小,却能实现可靠地且足够快地打开或关闭阀。还可以将阀的磨损保持较小。此外,可以实现成本低廉地设计阀。因此,促动器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促动器具有阀调节件的功能。此外,促动器能实现阻抑推杆与密封座和/或与密封件相遇,和/或促动器能实现阻抑密封件与终点位置限制件例如与阀壳体壁相遇。促动器优选具有电磁铁。在用于为推杆减速的促动器激活的所在时段期间,推杆可以从促动器的磁场中至少部分地移出,从而推杆从磁场移出的距离越远,作用到推杆上的促动器力就越是减小。这种效应可以有利地通过上升的起于初始值而终于终止值的电流曲线得到补偿,且可以使得促动器力近乎保持恒定。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探测常开阀的阀打开的开始,一旦识别到阀打开的开始,就根据识别到的阀打开的开始来预定所述时段的起始。可以检测推杆沿着推杆纵轴线的运动,由此探测阀打开的开始。例如,一旦识别到推杆从推杆初始位置朝向推杆终止位置移动,就起始所述时段,在所述初始位置,推杆允许阀打开,或者阀关闭,而在所述终止位置,推杆不允许阀关闭,或者阀打开。此外,所述时段的起始可以根据阀类型和/或根据阀的至少一个工作参数来预定。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探测常闭阀的阀关闭的开始,一旦识别到阀关闭的开始,就根据识别到的阀关闭的开始来预定所述时段的起始。例如,一旦识别到推杆从推杆初始位置朝向推杆终止位置移动,就起始所述时段,在所述初始位置,推杆允许阀关闭,或者阀打开,而在所述终止位置,推杆不允许阀打开,或者阀关闭。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根据推杆与密封件的耦接方式来预定所述时段的持续时间。这能实现在阀的打开过程或关闭过程中使得推杆的和/或密封件的通过促动器力引起的减速效果适应于阀类型和/或应用领域。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阀设置在泵的入口区域中,且推杆直接与密封件耦接。在此,所述时段的持续时间近乎等于泵的输送阶段的持续时间的15%~20%。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阀设置在泵的入口区域中,且推杆可与密封件耦接。在此,所述时段的持续时间近乎等于泵的输送阶段的持续时间的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3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