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2916.4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兼太郎;吉永诚一郎;佐久间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多个叶轮压缩流体的涡轮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适用于涡轮冷冻机等的涡轮压缩机,公知具备:入口导流叶片,配置于吸入被叶轮压缩的流体的吸气口等并作为通过驱动调节流体的流量的可变叶片;驱动轴,与该入口导流叶片连结并通过旋转来驱动入口导流叶片;马达,旋转驱动该驱动轴;以及联轴器,连结驱动轴与马达的输出轴。相关技术例如在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85716号公开。
在这样的涡轮压缩机中,联轴器例如由分割成两部分的部件构成,并且插入驱动轴与马达的输出轴而通过防脱落用螺栓等固定,并完全固定驱动轴与马达的输出轴以免驱动轴与马达的输出轴的轴心位置偏离地使旋转驱动力从马达向驱动轴传递。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涡轮压缩机中,由于联轴器完全固定驱动轴与马达的输出轴,因此在吸入流体时从可变叶片传递至驱动轴的振动直接传递至马达的输出轴。
传递至该马达的输出轴的振动有时超出马达的振动容许值,来自可变叶片侧的振动可能对马达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抑制向马达传递振动的涡轮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个方面,涡轮压缩机具备:可变叶片,调节流体的流量;驱动轴,与该可变叶片连结并通过旋转来驱动所述可变叶片;马达,旋转驱动该驱动轴;以及联轴器,连结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轴及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联轴器之间设置有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可一体旋转地连结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输出轴,并且容许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输出轴在振动方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载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的涡轮冷冻机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的联轴器的立体图,(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的驱动轴及输出轴与联轴器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用图1对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的涡轮冷冻机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涡轮冷冻机101例如是用于生成空调用的冷却水的装置,具备冷凝器103、节能装置105、蒸发器107以及涡轮压缩机1。
冷凝器103经由流路F1而与涡轮压缩机1连接,并且经由配置有用于减压的膨胀阀109的流路F2与节能装置105连接。该冷凝器103是从涡轮压缩机1经由流路F1供给在气体状态下进行了压缩的压缩冷媒气体C1,并冷却液化该压缩冷媒气体C1而成为冷媒液C2的机构。由该冷凝器103冷却液化了的冷媒液C2,经由流路F2通过膨胀阀109减压而供给节能装置105。
节能装置105经由流路F3与涡轮压缩机1连接,并且经由配置有用于减压的膨胀阀111的流路F4与蒸发器107连接。该节能装置105是暂时贮存从冷凝器103经由流路F2而被减压了的冷媒液C2的机构。贮存在该节能装置105的冷媒液C2的气相成分C3,经由流路F3供给涡轮压缩机1的第2压缩级29。另外,贮存在节能装置105中的冷媒液C2,经由流路F4通过膨胀阀111减压而供给蒸发器107。
蒸发器107经由流路F5与涡轮压缩机1的第1压缩级27连接。该蒸发器107是使从节能装置105经由流路F4减压了的冷媒液C2蒸发而成为冷媒气体C4的机构。由该蒸发器107蒸发了的冷媒气体C4,经由流路F5供给涡轮压缩机1的第1压缩级27。
涡轮压缩机1具有第1压缩级27和第2压缩级29,经由流路F1与冷凝器103连接。该涡轮压缩机1是压缩经由流路F5供给第1压缩级27的冷媒气体C4而排出至第2压缩级29,并且通过第2压缩级29压缩经由流路F3供给的气相成分C3及从第1压缩级27排出的冷媒气体C4而成为压缩冷媒气体C1的机构。由该涡轮压缩机1压缩的压缩冷媒气体C1经由流路F1供给冷凝器103。
以下,用图2~图4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
本实施方式的涡轮压缩机1,具备:通过驱动调节流体的流量的可变叶片3;与该可变叶片3连结并通过旋转来驱动该可变叶片3的驱动轴5;旋转驱动该驱动轴的马达7;以及连结驱动轴5与马达7的输出轴9的联轴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2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