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29019.8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8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X·A·纳萨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X·A·纳萨尔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刘世杰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锁定 系统 | ||
1.一种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由手动可分离的阳性总成和手动可分离的阴性总成组成,其中:
(a)所述阴性总成包括内圆柱状孔径壳体;
(b)所述阳性总成包括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其可插入所述阴性总成的所述内圆柱状孔径壳体中并可相对于其相对转动,从而引发锁定状态;
(c)所述阳性总成和所述阴性总成各自都由以交替面对的极性的对称环形阵列布置的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永久磁铁组成;且
(d)所述阳性总成和所述阴性总成由同等数量的至少一组永久磁铁组成;
由此所述至少一组永久磁铁分别被成形并定位在所述阳性总成和所述阴性总成中,以便当所述总成彼此接近时将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和所述阴性孔径磁性吸到相互锁定状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阳性总成由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突出元件组成,所述突出元件以超出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的外周壁的径向方式自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阴性总成由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凹槽组成,所述凹槽集成到所述阴性总成的所述内圆柱状孔径壳体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凹槽开始于所述阴性孔径壳体壁内部的凹开口以允许所述突出元件以超出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的外周壁的径向方式完全延伸并进入锁定状态下的所述阴性孔径的内周壁的所述凹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从所述凹开口内壁的中心,所述凹壁的深度以中心位于所述阴性圆柱状孔径壳体壁的相同中心轴上的螺旋弧的形式在逆时针方向上减小,结束于等于所述阴性圆柱状孔径壳体壁的半径的螺旋弧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突出元件与弹簧或弯屈系统集成,所述弹簧或弯屈系统允许所述突出元件完全缩回到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的所述外周壁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突出元件被成形为允许当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插入所述阴性总成的所述内圆柱状孔径壳体中时通过将所述内圆柱状阳性孔径壳体的圆形边缘推到所述突出元件上的力实现自身的无缝缩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突出阳性构件被磁性吸到所述阴性总成的所述内圆柱状孔径壳体中且在所述突出元件以超出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的所述外周壁的径向方式完全延伸入并进入所述阴性孔径的所述内周壁的所述凹槽开口中的位置处转动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突出元件被进一步成形为允许自身在所述凹槽内部的无缝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凹槽允许所述突出元件在所述槽内部的相对逆时针转动,从而引发所述突出元件从它们在锁定状态下的自然突出位置过渡到它们在解锁状态下的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的所述外周壁内部的缩回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阴性总成由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突出元件组成,所述突出元件以超出所述阴性总成的所述内圆柱状孔径壳体壁的径向方式自然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和11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阳性总成由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凹槽组成,所述凹槽集成到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壁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完全相对的凹槽开始于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壁内部的凹开口以允许所述突出元件以超出所述阴性孔径的所述内周壁的径向方式完全延伸并进入锁定状态下的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壁的所述凹槽开口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致动磁性锁定系统,其中从所述凹开口内壁的中心,所述凹壁的深度以中心位于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壁的相同中心轴上的螺旋弧的形式在逆时针方向上减小,结束于等于所述圆柱状突出阳性构件壁的半径的螺旋弧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X·A·纳萨尔,未经X·A·纳萨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90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路输出气制动装置
- 下一篇:均三唑席夫碱双酰胺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