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子和弹性体安装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27895.7 | 申请日: | 2012-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优和;武藤慎二;赤泽圭;松平义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纽弗雷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2/06 | 分类号: | F16B2/06;B62D25/04;F16B2/20;F16B19/00;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子 弹性体 安装 部件 | ||
1.一种夹子,其特征在于,
该夹子包括:
成对的夹持构件,其以能够夹持弹性体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
基部构件,其能设置在固定对象上,该基部构件与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的一侧端部相连结且至少一个上述夹持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基部构件相连结;以及
推压构件,其设于上述夹持构件,用于在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之间推压保持上述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上述夹持构件上设有配合构件,并在另一个上述夹持构件上设有被配合构件,
利用上述配合构件和上述被配合构件之间的配合,能够保持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的夹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持构件形成为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和上述基部构件利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形,
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的至少一个上述夹持构件与基部构件之间的连结部是薄壁铰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该夹子包括卡定构件,该卡定构件自上述基部构件向上述一侧突出并卡定于上述固定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构件包括:
贯穿部,其自上述基部构件突出并能贯穿上述固定对象;以及
钩部,其设于上述贯穿部的自由端部,并向与上述贯穿部的贯穿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推压构件在各上述夹持构件上各设有成对的,
设于一个上述夹持构件的各上述推压构件以朝向上述另一个上述夹持构件的方式竖立设置,
设于另一个上述夹持构件的各上述推压构件以朝向上述一个上述夹持构件的方式竖立设置,
一侧的上述夹持构件的成对的上述推压构件和另一侧的上述夹持构件的成对的上述推压构件能在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之间推压保持上述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上述推压构件以在与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的相对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空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持构件具有台座部和压接部,
上述台座部为相对较厚的厚板,其与上述基部构件相连结,
上述压接部为相对较厚的厚板,其朝向上述台座部的与上述基部构件所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上述推压构件为相对较薄的薄板,其设于上述压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合构件和上述被配合构件设于上述压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推压构件形成为具有挠性的板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该夹子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设于至少一个上述夹持构件,且比上述基部构件向上述一侧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设于两个上述夹持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包括:
基部,其与上述夹持构件相连结,相对而言不具有挠性;以及
自由端部,其与上述基部相连结,相对而言具有挠性。
15.一种弹性体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体安装部件包括:
弹性构件;以及
夹子,其用于夹持上述弹性构件,
上述夹子包括:
成对的夹持构件,其以能够夹持弹性体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
基部构件,其能设置在固定对象上,该基部构件与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的一侧端部相连结且至少一个上述夹持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基座部件相连结;以及
推压构件,其设于上述夹持构件,用于在成对的上述夹持构件之间推压保持上述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纽弗雷公司,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纽弗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78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