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27675.4 | 申请日: | 201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 主分类号: | B60C11/11 | 分类号: | B60C11/11;B60C11/04;B60C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了在未铺砌的道路上行驶时的耐表面损伤性且具有令人满意的噪声抑制特征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中,胎面通常被设计成具有通过形成多个周向槽和多个横向槽而形成的花纹块图案,以便确保轮胎所期望的制动/驱动性能。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设置:基于由五个周向主槽以及与周向主槽彼此连通的横向槽形成的花纹块的列的牵引花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20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当具有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花纹块图案的充气轮胎用于在未铺砌的道路上行驶时,轮胎可能经受损伤。这种损伤还包括在沙砾道路上行驶期间、在石子侵入且保持在胎面部的周向主槽中的嵌石状态下使用轮胎时发生的穿孔,该穿孔发生使得在胎面部中形成的裂纹扩展到带束层,损伤还包括在周向主槽中产生橡胶碎片或成形裂缝。这种损伤倾向于更明显地发生在重型充气轮胎中,其中胎面表面处的接地压力高并且槽深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抑制在未铺砌的道路上行驶时发生轮胎损伤,从而提高在未铺砌的道路上行驶时的耐表面损伤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对适合于实现上述目的的胎面花纹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和调查。
结果,注意到在直线行驶或驾驶期间在胎面部的中央区域处的接地压力最高的事实,已经发现:如果在设计花纹块图案时考虑该事实,则能够实现耐表面损伤性得到提高的充气轮胎。具体地,发现了: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花纹块图案中,如果在轮胎中心线上以沿周向连续延伸的方式设置周向主槽,则在未铺砌的道路上行驶期间石子倾向于侵入到中心线上的周向主槽中,由此导致嵌石状态且导致最终的穿孔。还发现了:因为接地压力在中央区域处最高,所以该区域中的花纹块经受损害的风险趋势最高。基于这些发现,已经清晰:通过考虑胎面表面的不同区域之间的接地压力的差异,如果经受来自路面的表面损伤的风险最高的位于中央区域中的花纹块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则能够有效地减小中央区域中的表面损伤,从而提高了轮胎整体的耐表面损伤性。
然而,在本示例中,因为用于分割中央区域中的花纹块的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所以存在这些槽每次与路面接触时产生噪声(所谓的节距噪声)的潜在风险。发明人已经发现:关于在中央区域设置宽的花纹块,如果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被分割成在轮胎周向上错开的两部分,则能够实现具有提高的耐表面损伤性和令人满意的噪声抑制性能的花纹块图案,从而构想出本发明并且实现了具有提高的耐表面损伤性和令人满意的噪声抑制性能的轮胎。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新颖的特征。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胎面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由胎面端和至少两个周向主槽限定的至少三个陆部列,其中:
-所述至少三个陆部列包括位于轮胎赤道上的中央陆部列,其中,所述中央陆部列由连通两个彼此相邻的周向主槽的多个横向槽分割出的多个花纹块形成;
-各所述横向槽均包括由第一横向槽部和第二横向槽部组成的一对横向槽部,所述第一横向槽部从所述中央陆部列的一边缘朝向所述轮胎赤道延伸且终止在陆部内,所述第二横向槽部从所述中央陆部列的另一边缘朝向所述轮胎赤道延伸且终止在所述陆部内,使得所述第一横向槽部的终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槽部的终端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各所述横向槽均还包括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用于使所述第一横向槽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横向槽部的终端彼此连通;以及
-所述中央陆部列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测量的尺寸大于所述至少三个陆部列中的其它陆部列中的任一陆部列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测量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根据第一方面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中央陆部列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测量的尺寸是其它陆部列中具有最大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的陆部列的沿轮胎宽度方向测量的尺寸的1.5至2.0倍。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根据第二方面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横向槽部以朝向轮胎周向一侧倾斜的方式从所述中央陆部列的一边缘朝向所述轮胎赤道延伸;以及
-所述第二横向槽部以朝向所述轮胎周向一侧倾斜的方式从所述中央陆部列的另一边缘朝向所述轮胎赤道延伸。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根据第三方面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槽部和所述轮胎赤道形成75°至85°的锐角;所述第二横向槽部和所述轮胎赤道形成75°至85°的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7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