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接部件的铆接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6943.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孝典;小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F16B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丹***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部件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铆接(防松)螺母、铆接螺栓等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示,已知有铆接固定于金属板的铆接螺母。在金属板上通过冲头开孔并使孔周缘的金属塑性流动至铆接螺母的铆接凹部,从而将铆接螺母固定于金属板。铆接螺母具有比通过焊接将螺母安装于金属板的方法成本低的优点。另外,具有不会产生焊接热、飞溅的优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378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2969163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与专利文献2的铆接螺母都是在金属板上开孔而安装的。因此,在要求水密性、油密性或者气密性的产品等不允许开孔的产品中,不能使用铆接螺母,以往将螺母焊接于金属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不用在金属板上开孔就能够将铆接螺母等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的方法以及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
是将形成有铆接凹部的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的方法,
使用具有冲模以及冲头的铆接装置,所述冲模在端面上形成有直径比所述铆接凹部小的铆接突起,所述冲头能够与所述冲模靠近、远离地相对配置,
在冲模上配置金属板,使所述铆接部件的铆接凹部的位置与所述铆接突起一致地将所述铆接部件配置于该金属板上,
通过使所述冲头靠近所述冲模,从而将所述铆接部件按压于金属板,
通过冲头的下方突出部或者铆接部件限制位于与所述铆接凹部相对的位置处的金属板的上表面,并且使金属板塑性流动至所述铆接凹部内,不在金属板上开孔地将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
所述铆接部件是形成有螺纹孔、所述铆接凹部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铆接螺母,
所述冲头包括按压部以及圆柱形状的下方突出部,所述下方突出部从所述按压部的端部突出形成,所述下方突出部的顶端与所述铆接突起相对,
铆接时,所述下方突出部插入所述螺纹孔,位于与所述铆接凹部相对的位置处的所述金属板被所述铆接突起与所述下方突出部夹住,塑性流动至所述铆接凹部。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为,
所述铆接部件是在头部凹陷形成有铆接凹部的铆接螺栓,
所述冲头的下端面具有按压铆接螺栓的头部的按压面,在该按压面的中央形成有插入铆接螺栓的轴部的轴部保持凹部,
铆接时,铆接螺栓的轴部插入轴部保持凹部,位于与所述铆接凹部相对的位置处的金属板被所述铆接突起与铆接部件的底面夹住,塑性流动至所述铆接凹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为,
是用于将形成有铆接凹部的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的装置,
具有冲模以及冲头,所述冲头能够与所述冲模靠近、远离地相对配置,
在所述冲模的端面上形成有直径比所述铆接凹部小的铆接突起,
在所述冲头上形成有限制金属板的上表面的下方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为,
是用于将形成有铆接凹部的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的装置,
具有冲模以及冲头,所述冲头能够与所述冲模靠近、远离地相对配置,
在所述冲模的端面上形成有直径比所述铆接凹部小的铆接突起,
在所述冲头上形成有:对铆接螺栓的头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面;以及插入所述铆接螺栓的轴部、且位于所述按压面的中央的轴部保持凹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冲头靠近载置有金属板的冲模,从而将铆接部件按压于金属板,位于与铆接凹部相对的位置处的金属板的上表面被冲头的下方突出部或者铆接部件限制,并且使金属板塑性流动至所述铆接凹部内。这样一来,金属板的上表面这样被冲头的下方突出部或者铆接部件限制并且进行铆接,因此不用在金属板上开孔就能将铆接部件铆接于金属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铆接螺母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铆接螺母的整体的图,(A)是局部剖视图,(B)是仰视图。
图3是表示铆接螺母的铆接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铆接螺母的铆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铆接螺栓的立体图。
图6是铆接螺栓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铆接螺栓的铆接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8是铆接螺栓的铆接方法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树脂型防水涂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内墙防水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