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26072.2 | 申请日: | 201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俊也;饭野匡;泉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隔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该燃料电池用隔板包含在单面或双面形成有气体流路的流路部、和以包围流路部的方式形成的外周部,
该制造方法包括:将热塑性树脂片A和热塑性树脂片B在分别层叠至少各一枚的状态下压缩成形的工序,所述热塑性树脂片A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含有130~3200质量份的碳质材料;所述热塑性树脂片B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含有3~280质量份的碳质材料,且该碳质材料之中的50~100质量%为纤维状碳,
将热塑性树脂片A和热塑性树脂片B,在各自的粘合剂成分的熔点之中相对高的熔点+60℃的温度、面压20MPa和加压时间60秒的成形条件下,从片厚度1mm进行了压缩时的热塑性树脂片A的厚度剩余量dA和热塑性树脂片B的厚度剩余量dB的比满足dA/dB≥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片A设置在压缩成形用的模具中时,热塑性树脂片A的形状为能够覆盖该模具之中的与所述燃料电池用隔板的流路部相当的部分的形状,并且设所述热塑性树脂片A的压缩成形前的厚度为tA、设所述流路部的投影面积为SF、设体积为VF时,满足下述式:
tA≥0.7VF/S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片B设置在压缩成形用的模具中时,使热塑性树脂片B的主面的形状成为能够覆盖所述热塑性树脂片A的主面的一方的形状,并且使其体积VB满足下述式:
VB≥V-VA,
其中,式中V为得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总体积、VA为将热塑性树脂片A设置在模具中时的热塑性树脂片A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设热塑性树脂片A的粘合剂成分的熔点为TmA、设热塑性树脂片B的粘合剂成分的熔点为TmB时,满足下式:
0℃≤(TmA-TmB)≤80℃。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热塑性树脂片A在23℃的体积电阻率为50mΩ·c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热塑性树脂片A中所包含的碳质材料为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纤维状碳为选自碳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和气相法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是采用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9.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包含在单面或双面形成有气体流路的流路部、和以包围流路部的方式形成的外周部,
具有区域A和区域B,所述区域A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含有130~3200质量份的碳质材料;所述区域B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含有3~280质量份的碳质材料,且该碳质材料之中的50~100质量%为纤维状碳,
流路部的体积的70%以上为区域A,隔板的端部仅由区域B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流路部的密度DF与外周部的密度DO满足DF≥DO。
11.根据权利要求8~10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流路部具有中空流路。
12.一种燃料电池,含有权利要求8~11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隔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为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0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