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26008.4 | 申请日: | 201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2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小松原大介;池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5/16 | 分类号: | B65D85/16;B65D77/30;B65D8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 ||
1.一种用吸收性物品包,包括:
多个吸收性物品,每个吸收性物品被折叠,以便限定出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以及
包装袋,所述包装袋以分层的状态储存多个吸收性物品,使得多个吸收性物品各自的第一外表面与相邻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二外表面接触,
其中,各个吸收性物品包括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配置在该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外表面,并且与相邻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二外表面接合,并且
所述包装袋包括第一面,该第一面配置成面向储存在包装袋内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或者第二外表面,并且在其中形成允许吸收性物品被抽出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包装袋还包括形成在第一面中的可撕破部,用于通过撕开可撕破部来形成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各个被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包括相互反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接合构件配置在第一外表面上的第一端部附近,并且
第一面被制成在第一端部所在的一侧形成所述开口,而在第二端部所在的一侧不形成所述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各个被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包括相互反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接合构件配置在第一外表面上的第一端部附近,并且
第一面被制成在第二端部所在的一侧形成所述开口,而在第一端部所在的一侧不形成所述开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还包括:
顶面,所述顶面位于储存在包装袋中的多个吸收性物品的第一端部所配置的一侧;以及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置在所述顶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各个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的表面层、不透液性的背面层、和配置在表面层与背面层之间的吸收性芯,并且,接合构件在背面层上配置在吸收性物品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附近,并且
通过在纵向方向上以表面层面向内方的方式折叠吸收性物品,由背面层限定出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各个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的表面层、不透液性的背面层、和配置在表面层与背面层之间的吸收性芯,并且,在吸收性物品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附近配置所述接合构件,并且
在纵向方向上不对称地折叠吸收性物品,使得吸收性物品的第一端在纵向方向上向上突出超过吸收性物品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以表面层面向内方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折叠吸收性物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接合构件配置在表面层,并且在相邻的吸收性物品的向上突出的第一端与背面层接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以背面层面向内方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折叠吸收性物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接合构件配置在背面层上,并且,在相邻的吸收性物品的向上突出的第一端与表面层接合。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表面层和背面层包括能够与接合构件接合的无纺织物,
在接合构件与背面层的无纺织物之间的接合力低于接合构件与表面层的无纺织物之间的接合力。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连接包装袋的顶面和底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是包装袋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第一面的长度的20%至80%。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与连接包装袋的顶面与底面的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是吸收性物品在与连接吸收性物品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50%至90%。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面积是包装袋的第一外表面或者第二外表面的面积的30%至70%。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包,其特征在于,吸收性物品以多行或者多段储存在包装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0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去除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多维电极电催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