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氧化硫分解催化剂和制氢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912.1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2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竹岛伸一;町田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00 | 分类号: | B01J23/00;B01J23/30;B01J37/02;B01J37/08;C01B3/04;C01B3/06;C01B13/02;C01B17/50;B01J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彭飞;林柏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氧化硫 分解 催化剂 制氢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解三氧化硫(SO3)的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制氢法,其包括使用所述用于分解三氧化硫的催化剂分解三氧化硫的步骤。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氢作为清洁能源引起关注,因为在燃烧过程中不生成二氧化碳。
通常,为了制氢,采用下式(A1)和(A2)所示的烃燃料的蒸汽重整:
(A1)CnHm+nH2O→nCO+(n+m/2)H2
(A2)CO+H2O→CO2+H2
总反应:CnHm+2nH2O→nCO2+(2n+m/2)H2
因此,尽管氢燃烧不生成二氧化碳,但在制氢中通常会生成二氧化碳。
在这方面,已经提出使用太阳热能或核热能作为不使用烃燃料的制氢方法(参见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
作为利用热能由水制氢的方法,已经提出被称为S-I(硫-碘)循环法的方法,由下式(B1)至(B3)表示:
(B1)H2SO4(液)
→H2O(气)+SO2(气)+1/2O2(气)
(反应温度=大约950℃,ΔH=188.8kJ/mol-H2)
(B2)I2(液)+SO2(气)+2H2O(液)
→2HI(液)+H2SO4(液)
(反应温度=大约130℃,ΔH=-31.8kJ/mol-H2)
(B3)2HI(液)→H2(气)+I2(气)
(反应温度=大约400℃,ΔH=146.3kJ/mol-H2)
式(B1)至(B3)所示的S-I(硫碘)循环法的总反应如下:
H2O→H2+1/2O2
(ΔH=286.5kJ/mol-H2(在较高热值基础上))
(ΔH=241.5kJ/mol-H2(在较低热值基础上))
在此,式(B1)的反应可分成下式(B1-1)和(B1-2)的两个元反应:
(B1-1)H2SO4(液)→H2O(气)+SO3(气)
(反应温度=大约300℃,ΔH=90.9kJ/mol-H2)
(B1-2)SO3(气)→SO2(气)+1/2O2(气)
(反应温度=大约950℃,ΔH=97.9kJ/mol-H2)
也就是说,在通过S-I循环法制氢的情况下,式(B1-2)的三氧化硫(SO3)分解反应需要最高的温度,这一反应中所需的高温不容易获得。
关于此问题,在非专利文献1中,如果需要,在使用太阳热能作为热源时燃烧天然气,由此获额外的热能。
此外,为了降低式(B1-2)的三氧化硫分解反应中所需的温度,已经提出使用铂催化剂。但是,已知当在这种反应中使用铂催化剂时,该催化剂可能在开始使用时具有高性能,但铂被反应中产生的氧氧化,并且由于铂粒子粗化,催化活性降低。此外,铂催化剂昂贵,其工业规模应用困难。
在这方面,非专利文献2已提出一种技术,其中为了降低三氧化硫分解反应中所需的温度,通过将其沉积在氧化铝载体上来使用选自铂(Pt)、铬(Cr)、铁(Fe)及其氧化物的催化剂。
此外,关于S-I循环法,专利文献2已提出一种技术,其中在式(B2)所示的反应中,即在由碘、二氧化硫和水获得碘化氢和硫酸的反应中,在阳离子交换膜的阴极侧进行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并在阳离子交换膜的阳极侧进行碘的反应,由此省略后继分离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