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和利用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80024642.4 | 申请日: | 201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J·奥利弗;J·Y·荣松;J·塔洛宁;R·彼得松;J-O·安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6/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6;C22C38/4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跃龙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利用 铁素体 奥氏体 不锈钢 方法 | ||
1.用于制造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良好的焊接性能和高延伸率,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0.17-0.295重量%的碳和氮C+N的总和,通过用来保持成型性能的提高的氮含量来补偿为了避免在焊接期间的敏化的该C+N总和中的较低的碳含量,将该不锈钢热处理使得该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在经热处理的条件下含有45-75%的奥氏体,剩余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且将所测量的不锈钢的Md30温度调整为0到50℃之间,以利用转变诱发塑性(TRIP)来改善不锈钢的成型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的Md30温度是通过拉伸该不锈钢,且通过测量转变的马氏体的比率测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固溶退火来进行该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高频感应退火来进行该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局部退火来进行该热处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退火在900-1200℃,优选在1000-1150℃的温度范围之内进行。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测量的Md30温度调整为10到45℃之间,优选20-35℃。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0.2-0.29重量%的C+N总和。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0.23-0.27重量%的C+N总和。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小于0.05重量%的C、0.2-0.7重量%的Si、2-5重量%的Mn、19-20.5重量%的Cr、0.8-1.5重量%的Ni、小于0.6重量%的Mo、小于1重量%的Cu、0.16-0.26重量%的N、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任选地含有一种或多种添加的元素:0-0.5重量%的W、0-0.2重量%的Nb、0-0.1重量%的Ti、0-0.2重量%的V、0-0.5重量%的Co、0-50ppm的B以及0-0.04重量%的Al。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作为不可避免杂质的小于0.010重量%、优选小于0.005重量%的S、小于0.040重量%的P,使得(S+P)的总和小于0.04重量%且总的氧含量小于100ppm。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小于0.035重量%的C。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1.0-1.35重量%的Ni。
15.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含有0.18-0.24重量%的N。
16.用于在应用方案中利用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良好的焊接性能和高延伸率,其特征在于该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含有0.17-0.295重量%的碳和氮的总和C+N,其中通过用于保持成型性能的提高的氮含量来补偿为了在焊接期间避免敏化的该C+N的总和中的较低的碳含量,基于所测量的Md30温度和奥氏体的比率将该不锈钢进行热处理来调节用于所需应用方案的转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固溶退火来进行该热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高频感应退火来进行该热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局部退火来进行该热处理。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不锈钢生产为铸件、锭子、板坯、初轧坯、毛坯、板材、片材、带材、卷材、棒材、杆材、线材、型材和异型钢、无缝和焊接的管材和/或管子、金属粉末、成形的型钢和型材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未经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6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热交换器的热扩散腔室
- 下一篇:从溶液中沉淀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