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放电灯和用于气体放电灯的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201280023919.1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诺贝特·马格;马库斯·施坦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1/073 | 分类号: | H01J61/073;H01J61/82;H01J5/46;H01J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田军锋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放电灯 用于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极或者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1的前序部分所述气体放电灯。
背景技术
气体放电灯,其在下文中也理解为高压气体放电灯或者超高压气体放电灯,包含电极对,所述电极对优选由钨构成。气体放电灯的功率或者瓦特数越高,通常优选由钨构成的电极就越大进而也越重,因此所述电极能够经受住与高功率相关联的高电流强度和由此产生的高温。
这尤其适用于电极的头部,在所述头部上在彼此相对置的端部部段上出现放电电弧。电极头必须在这个区域中经受住接近钨的熔点的温度。因为在所述高的温度下电极材料的具有与钨相比更低的熔化温度的组成部分增多地蒸发到放电容器的气体环境中,所以至少电极头的尽可能高的纯度是重要的,以便阻碍放电容器的黑化形式的沉淀并且阻碍与之关联的气体放电灯的使用寿命降低。
电极杆或电极杆在每个电极头的另一个端部部段上的引导部段在适当的热过程中与气体放电灯的放电容器的玻璃基体气密性地熔合(例如熔化法或者挤压法)。在此,主要使用具有高的耐热性的石英玻璃。由于石英玻璃和钨的非常不同的膨胀系数,在熔合时或者在气体放电灯运行中,在熔合部的边界层上出现应力,所述应力能够导致电极杆和玻璃基体之间的边界层上的裂缝。此外在熔合时,在玻璃和电极杆之间遗留空腔。这两种现象——空腔和裂缝——能够损害放电容器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并且在电极杆的横截面或直径越大,所述空腔和裂缝就越大并且越多。由于这个原因,尝试使所述电极杆的横截面保持尽可能小。
但是由于高纯度的钨的脆性,由重的电极头和小的电极杆横截面组成的组合导致电极的稳定性降低,这特别是在具有尤其大的电极头的高瓦数的灯中是有问题的。稳定性降低能够导致电极杆的易碎性提高或者导致电极杆弯曲。后者特别是在频繁的开关操作循环中在熔化部的区域中被观察到。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放电容器中的电极杆的熔化部的区域中的妥协来应对电极或电极杆的稳定性和放电容器的稳定性之间的冲突。在大的电极头直径的情况下,依此匹配地使用大的电极杆直径。
在用于高瓦数的气体放电灯的电极中,所述电极由于所提到的原因具有实心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优选由实心材料车削成型,所述实心材料的直径必须至少相应于电极头的最大直径。电极杆也一件式地与电极头一起由实心材料车削成型,一旦电极杆比电极头更薄,这就由于由电极杆车削下来的材料而导致显著的材料损耗。
为了将材料损耗降低到最小,已知的是,由两个部件组装电极,因此这两个部件,即电极头和电极杆,能够由不同直径的半成品制成。
对此,WO2007/138092A2示出一种多件式的电极和用于其生产的组装方法。电极具有电极杆,所述电极杆经由电阻对焊法或者压焊法与电极头材料配合地连接。虽然因此能够通过使用不同的半成品降低材料损耗,但是此外关于这个解决方案不利的是,随着所述电极被设为用于的气体放电灯的功率增大,以及电极头的与所述功率关联的必要的大小,具有增大的横截面的电极杆也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强度的电极或者一种具有拥有提高的强度的电极的气体放电灯。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或者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放电灯来实现。
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气体放电灯的、特别是用于高压气体放电灯或者超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极,具有实心的电极头和与其连接的电极杆,所述电极杆具有引导部段,所述引导部段可被引导穿过气体放电灯的放电容器的壁或者可熔化到所述壁中或者可由所述壁包围。根据本发明,优化电极杆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或者整个电极杆的结构以提高电极杆的强度。所述结构在此是部段的或电极杆的晶格结构或者晶体结构或者织构结构或者表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3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