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2922.1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I·托伊费尔;K·舒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6 | 分类号: | B60N2/3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地址: | 德国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系统 | ||
1.适于车辆座椅的用于锁定到车辆的车辆结构的锁定系统,
包括靠背,其能够围绕靠背轴线(2)从大致直立的常规位置折叠到在行进方向(3)上倾斜的折叠位置中;
包括布置于靠背上的锁定装置(6),其布置于壳体(9)内并包括卡扣部(11),所述卡扣部(11)能够围绕卡扣部轴线(10)在锁定情况和解锁情况之间枢转,所述卡扣部能够由解锁元件以及布置于车辆结构(5)上的致动装置(8)可枢转地驱动,所述解锁元件能围绕平行于靠背轴线(2)的握柄轴线(19)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手动地枢转;
其中当靠背处于常规位置时,布置于车辆结构(5)上的反作用元件通过处于锁定情况中的卡扣部(11)锁定到锁定装置(6);
其特征在于:
致动装置(8)具有控制杆(18),所述控制杆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移动;
其中当靠背处于常规位置以及当控制杆(18)处于锁定状态中时,所述控制杆(18)可操作地连接到解锁元件;
以及其中通过将控制杆(18)从其锁定状态移动到其解锁状态中,所述解锁元件能够可移动地被驱动到其解锁位置中;
以及其特征还在于:当控制杆(18)处于解锁状态时并且当靠背已经从折叠位置移动到常规位置中后,所述控制杆(18)没有可操作地连接到解锁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9)具有开口(23),在靠背的常规位置中,反作用元件通过该开口(23)突出到壳体(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靠背处于常规位置时,控制杆(18)通过开口(23)突出到壳体(9)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杆(18)能够通过鲍登缆线的芯线(21)以可移动的方式从锁定状态驱动到解锁状态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鲍登缆线通到车辆的行李箱内,且其芯线(21)能够在其与控制杆(18)相反的一端经受牵引装置的牵引力。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控制杆(18)到其解锁状态中的运动传递到解锁元件上,压力元件在其一端部处围绕平行于卡扣部轴线(10)的压力元件轴线(17)可自由枢转地安装,且在其远离压力元件轴线(17)的一端部处,能够在压力元件轴线(17)的方向上被控制杆(18)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靠背从折叠位置到常规位置中的枢转运动,压力元件能够以可枢转的方式被处于其解锁状态的控制杆(18)作用,反作用于弹簧力进入到非操作位置内,其中在该非操作位置内解锁元件不能够被所述控制杆(18)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布置弹簧臂(24),其一端部位于解锁元件上,所述弹簧臂(24)用其另一端部区域承靠压力元件,且通过使得能够偏转到非操作位置内的压力元件枢转,增加其弹簧张力。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18)布置于反作用元件上。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引导件(28)内在引导件(28)中的降低的非指示位置和部分地从引导件(28)向外突出的指示位置之间被引导的指示构件(27)能够通过解锁元件以可位移的方式被驱动,其中在解锁元件的锁定位置中,所述指示构件(27)处于非指示位置,而在解锁元件的解锁位置中,所述指示构件(27)处于指示位置。
11.车辆座椅,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锁定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29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