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2的沸石膜分离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22552.1 | 申请日: | 201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泽村健一;相泽正信;清水岳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53/26;B01D61/58;B01D71/02;C01B3/50;C01B32/50;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o2 沸石膜 分离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分离系统,其在回收氢气制备工艺等的CO2的分离中,高效率地回收CO2。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工业性应用的氢气制备工艺中,首先通过水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将烃等转化为以氢气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接下来,按照下述化学反应式使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从而制备氢气。
CO+H2O→H2+CO2
在这样制备的气体中,在含有氢气的同时,也含有大量的CO2,因此为了氢气的工业性应用,需要除去/回收CO2。
作为CO2的除去/回收技术,以往使用胺吸收法等化学吸收法、PSA(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等物理吸附法等。但是,这些CO2的除去/回收技术,吸收剂、吸附剂的再生处理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其成本占CO2分离成本的一半以上。
与此相对,由于膜分离能够连续地操作,不需要吸收剂、吸附剂的再生处理,因此作为节能的工艺而受到期待。
在专利文献1、2中,作为CO2促进输送膜,使用在湿润条件下起作用的有机高分子膜。
图5为表示利用如专利文献1和2中所记载的有机高分子膜的膜分离来分离回收CO2的氢气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作为原料的烃或醇在水蒸气转化炉10中转化,生成H2、CO2、CO、CH4(少量)和H2O,接下来,将其导入水煤气变换反应器11,在这里将气体中的CO转换为CO2,气体中的CO降低至少量。生成的气体输送至分离组件12,由有机高分子膜13分离回收CO2,从而 得到H2浓缩气体。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有机高分子膜的分离膜,能够使CO2/H2分离选择性达10以上地高选择性地回收CO2。
另一方面,这些分离膜的CO2渗透率小,其最大为2×10-7(mol/(m2·s·Pa))左右,如果考虑应用至大型氢制备设备,则希望CO2渗透率为5×10-7(mol/(m2·s·Pa))以上,且CO2/H2分离选择性为10以上。
此外,非专利文献1中报道有使用了疏水性沸石膜的CO2/H2分离结果,但其在干燥条件下,分子径小的氢气优先渗透,在湿润条件下,少量CO2优先渗透,其CO2/H2分离选择性小,为2.9~6.2左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364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4264194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1:膜科学杂志(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0年,第360卷,284-291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2膜分离回收系统,其在回收氢气制备工艺等的CO2中,CO2渗透率及CO2分离选择性优异。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CO2膜分离回收系统的特征在于,在CO2膜分离装置(means)的前段具备脱水装置,并且,CO2膜分离装置具备在具有CO2选择渗透性的多孔质基体上成膜的亲水性沸石膜,该亲水性沸石膜通过100~800℃的加热处理进行了脱水处理,优选15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2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阀内部泄漏故障的诊断方法
- 下一篇:新麝香舒活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