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层膜和成型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22170.9 | 申请日: | 201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嘉丈;长田俊一;园田和卫;三村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0;B32B27/40;C08F290/06;C08G18/42;C08G18/61;C08J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膜 成型 | ||
1.一种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侧具有A层的叠层膜,
该A层具有(1)(聚)己内酯链段、和(2)氨基甲酸酯键,
蒸馏水在该A层上的接触角为95°以上且小于120°,二碘甲烷在该A层上的接触角为70°以上且小于8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二碘甲烷在A层上的接触角为80°以上且小于8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该A层具有(3)聚硅氧烷链段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对于叠层膜的A层侧表面来说,在将其由XPS检测出的氟原子、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和硅原子的合计数量设为100%时,氟原子的数量为0.4%~50%。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在将A层的整个厚度设为100%时,若将从叠层膜的A层侧表面朝向基材膜方向厚度1%以上100%以下的范围内的、由TOF-SIMS测得的氟原子的检测强度的最大值设为a,且将从叠层膜的A层侧表面朝向基材膜方向厚度0%以上且小于1%的范围内的、由TOF-SIMS测得的氟原子的检测强度的最大值设为b,则a/b为0%~6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b为5%~20%。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的Tg为-30℃~15℃。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侧,所具有的层仅有A层这一层。
9.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80℃和150℃下的A层的平均破坏伸长率均为65%以上且小于100%。
10.如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含有来源于以下氟化合物A的成分,下面将该成分称作氟化合物A来源成分,
氟化合物A是指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B-R1-Rf 通式(1)
上述通式中的B表示反应性部位或羟基,R1表示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和由它们衍生出的酯结构,Rf表示氟烷基,R1和Rf分别可以在结构中具有侧链。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层的全部成分100质量%中含有氟化合物A来源成分0.5%~25质量%。
12.一种触摸面板,含有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
13.一种成型体,含有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21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