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空气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1907.5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绍姆维贝;乌尔里克·德嫩;卡尔-恩斯特·赫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洱两合公司;曼胡默尔福奥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28F9/007;F28F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德国斯图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增压 空气 通道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空气通道,其包含壳体(10),该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燃烧空气的进入口(10a)和至少一个排出口(10b),该增压空气通道还包含设置在壳体(10)中的、可由流体穿流的热交换器(1),该热交换器用来冷却和/或加热增压空气,其中该壳体(10)被通过角牵板(12、3)加强以抵抗燃烧空气的压力,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2、13、1)在结构上与热交换器(1)集成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1)构成为具有封头法兰(5)的嵌入物,其中该热交换器嵌入壳体(10)中的孔口中,并且该孔口由封头法兰(5)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包含穿透热交换器(1)的拉杆(12),该拉杆尤其穿透壳体(10)的至少一个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构成为管束式热交换器(1),其具有多列被流体穿流的管子(2),其中拉杆(12)在两个前后相继的管列(2a、2b)之间穿透热交换器(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构成为堆盘式热交换器,其中该拉杆(12)在堆盘的与缺口重叠的范围内穿透热交换器。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3、1)包含锚栓元件(13),该锚栓元件与壳体(10)以及至少一个管板(5、6)相连,尤其与热交换器(1)两个相对而置的管板(5、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该锚栓元件(13)构成为在热交换器(1)的长度上延伸的型材横梁(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型材横梁(13)至少逐段地与热交换器(1)的侧表面(4)钎焊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锚栓元件(13)形状配合地嵌入管板(5、6)的成型部件(14)中。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2)构成为壳体的至少一个与热交换器邻接的成型部件,其中该角牵板(12)尤其可引导增压空气。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2)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侧面上,其中尤其在角牵板(12)和壳体(10)之间存在着形状配合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2)在此构成为平面的构件(19)、尤其是金属片材成型件,它具有使增压空气穿流的缺口(19b)。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2)包含设置在壳体上的加强板(17)。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角牵板(12、16、17、18)包含有机片材(17),其尤其形状配合和/或材料配合地连接到壳体(10、18)的塑料材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洱两合公司;曼胡默尔福奥公司,未经贝洱两合公司;曼胡默尔福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19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类蜂窝夹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层流冷却温度场的建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