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9294.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中原贵弘;柳田曜;安东尼雅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接触 供电系统 | ||
1.一种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和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并且该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通过非接触谐振效应将电力从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传输到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所述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还包括:
第一同轴电缆,该第一同轴电缆电气连接高频电源与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和
电力传输侧屏蔽部,该电力传输侧屏蔽部是良导体并且从外部覆盖以容纳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并且该电力传输侧屏蔽部通过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气连接到所述高频电源的外壳,其中
所述电力传输侧屏蔽部的尺寸设定为使得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的电磁耦合不受影响,并且
所述电力传输侧屏蔽部容纳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从而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不会从所述电力传输侧屏蔽部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还包括:
第二同轴电缆,该第二同轴电缆电气连接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与负载装置;和
电力接收侧屏蔽部,该电力接收侧屏蔽部是良导体并且从外部覆盖以容纳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并且该电力接收侧屏蔽部通过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气连接到所述负载装置的外壳,并且其中
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件的尺寸设定为使得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的电磁耦合不受影响,并且
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部容纳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从而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不会从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部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力传输侧屏蔽部包括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具有这样一种材料和这样一种结构,使得电磁耦合在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侧不受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部包括第二盖体,该第二盖体具有这样一种材料和这样一种结构,使得电磁耦合在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侧不受影响。
5.一种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和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并且该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通过非接触谐振效应将电力从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传输到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所述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还包括:
第二同轴电缆,该第二同轴电缆电气连接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与负载装置;和
电力接收侧屏蔽部,该电力接收侧屏蔽部是良导体并且从外部覆盖以容纳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并且该电力接收侧屏蔽部通过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气连接到所述负载装置的外壳,并且其中
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件的尺寸设定为使得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的电磁耦合不受影响,并且
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部容纳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从而所述电力接收侧谐振线圈部不会从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部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力接收侧屏蔽部包括第二盖体,该第二盖体具有这样一种材料和这样一种结构,使得电磁耦合在所述电力传输侧谐振线圈部侧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92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