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8751.5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吉野纮生;外薗清志;渡边靖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E05C19/02;F16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安装于车体的可开闭的油箱盖向打开方向推起的推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推起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在这种现有技术中,插通于下侧杆部的弹簧在壳体内弹缩,并朝向凸轮部对转子加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94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考虑上述的事实,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关闭油箱盖时油箱盖的抖动并提高操作性的推起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推起装置,其具有:固定于与油箱盖相对向的车体侧的筒形的壳体;可滑动地保持于上述壳体内,从上述壳体内突出并将上述油箱盖推出的杆;位于上述壳体和上述杆之间,在上述壳体内通过弹性变形被压缩而向从上述壳体内突出方向的对上述杆加力的加力机构;以及位于上述壳体和上述杆之间,通过克服上述加力机构的作用力并地将上述杆压入,用于将上述杆锁定在上述壳体的后退位置的锁定机构,上述加力机构相对于将上述杆向上述壳体内压入的初期冲程的作用力的增加率比相对于在上述初期冲程之后的后期冲程的作用力的增加率小。
在上述方案中,位于固定于与油箱盖相对向的车体侧的筒形的壳体和可滑动地保持于壳体内并从壳体内突出地将油箱盖推出的杆之间的加力机构通过在壳体内进行弹性变形而被压缩并向从壳体内突出的方向对杆加力。另外,加力机构相对于将杆向壳体内压入的初期冲程的作用力的增加率比相对于在初期冲程之后的后期冲程的作用力的增加率小。因此,在关闭油箱盖时,油箱盖与推起装置相抵接时,将油箱盖推回的推起装置的加力机构的反作用力在初期较小,随后变大。其结果,在关闭油箱盖时,抑制因推起装置的加力机构的反作用力压回油箱盖而产生的油箱盖的抖动,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中,上述加力机构也可以是具有螺距不同的大螺距部和小螺距部的螺旋弹簧。
在上述的方案中,由于加力机构是具有螺距不同的大螺距部和小螺距部的螺旋弹簧,因此加力机构能够使用一个螺旋弹簧而使结构变得简单。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中,上述小螺距部也可以形成于上述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两端部。
在上述的方案中,形成于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小螺距部与壳体和杆相抵接。因此,在螺旋弹簧被压缩时,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相对于长度方向难以弯曲。其结果,螺旋弹簧整体的压缩变形稳定。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在本发明的第2或第3方案中,上述锁定机构也可以以上述小螺距部留有解除上述杆的锁定用压入量的压缩状态将上述杆锁定于上述壳体的后退位置。
在上述的方案中,锁定机构以小螺距部留有解除杆的锁定用的压入量的压缩状态将杆锁定于壳体的后退位置。因此,将杆锁定于壳体的后退位置的锁定状态下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变大,能够抑制锁定状态下的杆以及油箱盖的抖动。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方案中,上述锁定机构是通过上述杆的压入使凸轮工作并进行锁定和解除锁定切换的凸轮式锁定机构。
在上述的方案中,锁定机构是凸轮式锁定机构,通过杆的压入,凸轮工作并进行锁定和解除锁定切换。因此,锁定和解除锁定之间的切换是可靠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第1方案因为采用上述结构,所以能够抑制关闭油箱盖时油箱盖的抖动并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2方案因为采用上述结构,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关闭油箱盖时油箱盖的抖动并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3方案因为采用上述结构,所以螺旋弹簧的压缩变形稳定。
本发明的第4方案因为采用上述结构,所以能够抑制锁定状态下杆以及油箱盖的抖动。
本发明的第5方案因为采用上述结构,所以能够可靠地切换锁定和解除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推起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推起装置的螺旋弹簧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推起装置的螺旋弹簧的冲程与负载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推起装置安装在车体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推起装置安装在车体上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推起装置的杆与转子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