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8591.4 | 申请日: | 2012-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隆;东条誉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3/085 | 分类号: | C03C3/085;C03B33/02;C03C3/087;C03C3/091;C03C3/093;C03C3/097;C03C15/00;C03C21/00;G02F1/13;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玉玲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玻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适合作为移动电话、数码相机、PDA(便携末端)、太阳能电池的外罩玻璃、或者显示器尤其触摸面板显示器的基板的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数码相机、PDA、触摸面板显示器、大型电视、无线充电器等设备存在日益普及的倾向。
在这些设备中使用利用离子交换处理等进行强化处理后的强化玻璃(参照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
在以往的设备中采用在显示器模块上形成触摸面板传感器、并在该触摸面板传感器上载置强化玻璃(保扩部件)的构成。
此外,移动电话等小型设备的尺寸为3~4英寸,平板电脑(Tablet PC)等的尺寸为9~10英寸。因此,在平板电脑等中存在设备的质量、设备整体的厚度的问题。
为了应对该问题,一直采用在强化玻璃(保护部件)上形成触摸面板传感器的方法。此时,对于强化玻璃(保护部件)要求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高机械强度;(2)为了大量成形大型玻璃板而具有适于溢流下引法、狭槽下引法(slit down draw method)等下引法、浮法等的液相粘度;(3)具有适于成形的高温粘度;(4)低密度;(5)为了在触摸面板的成膜时不引起图案错位而具有足够高的应变点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304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特許文献1:非专利文献1:泉谷彻朗等、《新型玻璃及其物性》、第一版、株式会社经营系统研究所、1984年8月20日、p.451-49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若对尺寸为3~10英寸的强化玻璃逐个进行图案化,则设备的制造成本变高。作为应对该问题的方法,存在对大型的强化玻璃进行规定的图案化后将其激光切断为多个强化玻璃小片的方法。
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若在激光切断后对强化玻璃的四角进行R加工、且对长边或短边进行深切加工,则设备的制造成本变高。在移动末端等的用途的情况下,该问题变得尤其严重。
另一方面,若对大型的玻璃板进行强化处理,并进行规定的图案化、遮蔽后,利用蚀刻液进行蚀刻,并将其截断为多个强化玻璃小片,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对于以往的强化玻璃而言,蚀刻需要耗费时间,可能会招致成本上升。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发明出满足以往的要求特性并且利用蚀刻容易截断为多个强化玻璃小片的强化玻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