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8058.8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埈荣;尹修永;金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知大学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电池 充电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装置,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转换器部分,其被配置为用于将以整流输入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和
第二转换器部分,其被配置为通过将所述第二电压转换为直流电流而输出第三电压,用于对电动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器部分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终端和第二输出终端,
所述第二转换器部分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终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终端连接;第一输出电容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串联连接;和第二输出电容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是接通/断开的,并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不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重叠。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周期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周期与第一周期是相同的,并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起始点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起始点相差所述第一周期的1/2。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持续时间在短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的持续时间的范围内是可调节的。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电容器和所述第二输出电容器为薄膜电容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换器部分还包含第一二极管,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电容器的一端连接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电容器的一端连接;第一感应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相对于第三节点并联连接,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相连;和第二感应器,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相对于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相连,
并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具有可变化的占空比。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换器部分还包含第一电容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对于第一节点并联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输出终端和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和第二电容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相对于第二节点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二输出终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一端相连,
并且所述第一输出电容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输出电容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感应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在第五节点处彼此相连。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还包括:
第一整流部分,其包括四个以一个全桥形式连接的二极管,所述第一整流部分被配置为通过对一个商用交流电压施加全波整流而产生所述第一电压。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器部分包括:
开关部分,其具有输入的所述第一电压;
变压器部分,其与所述开关部分相连;和
第二整流部分,其与所述变压器部分相连并且被配置为输出所述第二电压。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开关部分包括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它们以全桥形式连接并且根据第二周期而周期性地接通和断开,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在该第三开关元件的对角线方向上设置的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同时接通/断开,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和在该第四开关元件的对角线方向上设置的第五开关元件同时接通/断开,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时间不与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时间重叠,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时间不与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处于接通的时间重叠,并且所述第三至第六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是固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知大学产学协力团,未经明知大学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0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