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力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8037.6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春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19/30;F16C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力轴承,特别涉及将轨道圈和保持架以不分离状态一体化的推力轴承。
背景技术
为了容易安装于壳体、轴,当前已知有将外圈和保持架以不分离状态一体化的推力轴承。在该情况下,为了外圈和保持架的一体化,在外圈的凸缘前端部设置突片,通过对其进行折弯加工,使其以向轨道面上伸出的方式弯曲,由此设置卡合爪(专利文献1)。图29至图32是用于这种推力轴承的外圈1的例子。
该外圈1中,在设置在外周缘的凸缘2的周向的多个部位,对设置在凸缘2的前端部的矩形的突片实施向内径侧折弯的折弯加工,由此设置伸出到转动面3上的卡合爪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33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外圈1的大量生产工序中同种类的外圈1大量集中的部分(例如搬送工序、组装工序、研磨工序等)中,如图31所示,有时一个外圈1的卡合爪4与其它同一结构的外圈1a卡合爪4a缠合(entwined)。因此,操作性显著受损。
另外,如图32所示,有时卡合爪4与其它的外圈1a的凸缘2a缠合。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推力轴承,其具有即使在同一结构的外圈大量集中的情况下,也不发生卡合爪相互的缠合、卡合爪与凸缘的缠合的结构的外圈。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是一种推力轴承,其包括在外径缘具有凸缘的外圈和保持有所需数量的滚子的保持架(保持器)的组合结构,在上述凸缘的前端缘设置有向内径侧伸出的卡合爪,通过上述卡合爪使外圈和保持架以不分离状态一体化,该推力轴承构成为:具有与上述外圈的轴线正交的轴线的同一结构的假想外圈保持与上述外圈的固定(一定)的基准线平行的姿势,上述假想外圈以设置有上述凸缘的面朝向上述基准线侧的状态载置在该外圈的设置有上述凸缘的面上,上述两轨道圈的卡合爪与凸缘在两点卡合或凸缘相互在两点卡合的极限卡合状态下的该外圈的卡合爪与上述假想外圈的凸缘之间,存在零以上的径向间隙δ或轴向的间隙(该推力轴承构成为:极限卡合状态下的上述外圈的卡合爪与假想外圈的凸缘之间,存在零以上的径向间隙δ或轴向的间隙,其中上述假想外圈与上述外圈具有同一结构,在上述极限卡合状态下,具有与上述外圈的轴线正交的轴线的同一结构的假想外圈保持与上述外圈的固定的基准线平行的姿势,上述假想外圈以设置有上述凸缘的面朝向上述基准线侧的状态载置在该外圈的设置有上述凸缘的面上,上述两轨道圈(外圈和假想外圈)的卡合爪与凸缘在两点卡合或凸缘相互在两点卡合)。
在此,“极限卡合状态”是指外圈和假想外圈的卡合爪与凸缘卡合或凸缘相互卡合的上述的状态之中、两者在径向上最接近的状态。未达到该极限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假想外圈的凸缘不与外圈的卡合爪卡合,所以不发生缠合。相反,当超过极限卡合状态时,外圈和假想外圈被分离,所以在该情况下也不发生缠合。
极限卡合状态为假想外圈的凸缘与外圈的卡合爪最接近的状态,所以缠合的可能性最高,但是在该状态下,在外圈的卡合爪与假想外圈的凸缘之间存在零以上的径向间隙δ或轴向的间隙时,卡合爪和凸缘在间隙δ或间隙的部分处于分离状态,所以不处于卡合状态,不发生缠合。
此外,能够采用将上述凸缘的轴向的高度H2设定为超过上述卡合爪的轴向的内部高度H3的高度(H2>H3)的结构。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1个卡合爪与其它的外圈的卡合爪缠合,即卡合爪彼此的缠合。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轨道圈的制造工序中能够防止轨道圈相互的缠合,所以作为产品的轨道圈的搬运/搬送变得容易。另外,在之后的研磨等工序中,操作性也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推力轴承的局部省略平面图。
图2是图1的X1-X1线的截面图。
图3是外圈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X2-X2线的截面图。
图5是图3的X3-X3线的截面图。
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7是说明外圈的缠合状态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8是图7的X5-X5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说明外圈的其它的缠合状态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10是图9的X6-X6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1是说明外圈的其它的缠合状态的横截平面图。
图12是图11的X7-X7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