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至少两个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及其信息显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7794.1 | 申请日: | 201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奎;姜京我;郭知妍;金贤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85;G06F3/0486;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至少 两个 触摸屏 信息 显示装置 及其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具有至少两个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及其信息显示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两个触摸屏中的至少一个触摸屏上显示与用户的手势相对应的信息的信息显示装置及其信息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用户仅使用一个手指(例如食指)来控制在具有单一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的触摸屏上显示的信息。现在,具有两个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已经开始出现,以显示更多信息并且增加设备便携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用户不方便在具有两个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中使用一个手指来快速处理触摸屏上的信息。因此,存在根据分别利用左触摸屏和右触摸屏上不同的手指(诸如,例如,利用左触摸屏上的左拇指或食指,而且利用右触摸屏上的右拇指或食指)做出的用户的手势来迅速处理信息的需要。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方面将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具有至少两个触摸屏以用于快速显示和处理所述至少两个触摸屏上的信息的信息显示装置,及其信息显示方法。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在至少两个触摸屏上显示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感测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以及如果同时感测到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和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则在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中的至少一个上显示与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和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相对应的信息。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至少两个触摸屏上显示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触摸屏,用于感测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第二触摸屏,用于感测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以及处理器,如果同时感测到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和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则该处理器用于控制在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中的至少一个上显示与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和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相对应的信息。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存储了用于执行在至少两个触摸屏上显示信息的方法的程序。该方法包括:感测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感测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以及如果同时感测到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和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则在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中的至少一个上显示与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拖动和第二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相对应的信息。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显示装置的示图;
图2B和图2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连同手指的示图,用户利用该手指来使用信息显示装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做出的用户的手势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的处理器的框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处理器中的显示单元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参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贯穿说明书和附图,相同的参考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发明的通常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以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被理解为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素、特征和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7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