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乙醇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7613.5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岛海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53/08 | 分类号: | C07C253/08;C07C255/37;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醇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乙醇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2,5-二甲基苯氧基甲基)苯乙醇腈等式(2)表示的苯乙醇腈化合物可用作例如药品/农药的制造原料或制造中间体,
(式中,Q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4的烃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3~12的杂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5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4的取代磺酰基。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8的烷基或可被保护的羟基。M表示氧基(-O-)、硫基(-S-)、亚磺酰基(-SO-)、磺酰基(-SO2-)、-NR1-或单键,R1表示氢原子、碳数1~8的烷基或碳数1~9的酰基。n表示0、1或2。)
作为苯乙醇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在醚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混合2-(2,4-二甲基苯氧基甲基)苯甲醛、氰化钾和氯化铵而得到2-(2,4-二甲基苯氧基甲基)苯甲醛氰醇的方法。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混合2-(4-氯-α-甲基亚苄基氨基氧基甲基)苯甲醛、氰化钠和亚硫酸氢钠而得到2-(4-氯-α-甲基亚苄基氨基氧基甲基)苯甲醛氰醇的方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5,145,980(方法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95462号公报(实施例11)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方法在苯乙醇腈化合物的收率低这一点上并不一定是能令人十分满意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
〔1〕式(2)表示的苯乙醇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溶剂中使式(1)所示的苯甲醛化合物与选自金属氰化物及氰化氢中的至少一种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的工序,
(式中,Q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4的烃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3~12的杂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亚甲基氨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5的酰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4的取代磺酰基。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8的烷基或可被保护的羟基。M表示氧基(-O-)、硫基(-S-)、亚磺酰基(-SO-)、磺酰基(-SO2-)、-NR1-或单键,R1表示氢原子、碳数1~8的烷基或碳数1~9的酰基。n表示0、1或2。),
(式中,Q、X、M和n分别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2〕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含有醇。
〔3〕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为选自芳香族烃、脂肪族烃和氯化烃中的至少一种与水和醇的混合溶剂。
〔4〕上述〔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调节至pH6~8。
〔5〕上述〔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通过与乙酸或盐酸混合而调节至pH6~8。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季鏻盐或冠醚。
〔7〕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选自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和甲基三丁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1)表示的苯甲醛化合物1摩尔,选自金属氰化物和氰化氢中的至少一种的使用量在1.2摩尔~3.0摩尔的范围内。
〔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式(1)和式(2)中,Q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X为氢原子,M为氧基(-O-),n为1。
〔10〕上述式(2)表示的苯乙醇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上述式(1)表示的苯甲醛化合物、选自金属氰化物和氰化氢中的至少一种、相转移催化剂、选自芳香族烃、脂肪族烃和卤化烃中的至少一种、水和醇的混合工序,以及向在上述混合工序中得到的混合液中加酸、保持该混合液的水层的pH为6~8的工序。
〔11〕上述〔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酸为乙酸或盐酸。
〔12〕上述〔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季鏻盐或冠醚。
〔13〕上述〔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选自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和甲基三丁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7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熔炉
- 下一篇:一种面向时间序列趋势预测的模糊信息粒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