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5879.6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长坂尚一;中岸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04;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连接端子,当该端子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内的端子容纳孔中时,该连接端子通过设置在连接器壳体的锁杆防止端子脱离。
背景技术
图1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连接端子110示例,其被保持在连接器壳体101中。该连接端子110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连接端子110通过容纳在连接器壳体101的端子容纳孔102中被保持。
连接器壳体101设置有位于端子容纳孔102中的锁杆103。锁杆103具有的构造中,向着端子容纳孔102的中心突出的突出部103b设置到沿端子容纳孔102的纵向延伸的悬臂状弹性件103a的前端部。
连接端子110是通过冲压模制金属板形成的母端子。连接端子110具有:方管形端子装配部111,其与配合连接端子的前端部相装配;方管部112,其延续至端子装配部111的后端;电线压接部113,其延续至方管部112的后端面;和锁杆接合面114,其形成在方管部112上。在此,图11的左侧被称为前侧,图11的右侧被称为后侧。
如图12所示,锁杆接合面114是开口115中的前边缘部115a的一部分,该开口115形成为穿过面向锁杆103的方管部112的顶壁112a以及两个侧壁部112b、112c,该两个侧壁部延续至顶壁112a的两边。
锁杆接合面114面向装配于开口处115的突出部103b的前端部。在相关的技术中,如图12所示,锁杆103的突出部103b的宽度尺寸W1被设定为小于顶壁112a的宽度尺寸W2。因此,对应于开口115的前边缘部115a宽度尺寸W1的区域用作锁杆接合面114。
在连接端子110安装于端子容纳孔102的情况下,当沿脱离方向施加一拉载荷到连接端子110时,锁杆接合面114接触至突出部103b从而防脱离。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1:JP-A-2007-14160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根据相关技术中的所述连接端子110,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的顶壁112a的宽度的一部分被设置为锁杆接合面114,该锁杆接合面114具有沿着顶壁112a的板厚简单直线形状。因此,当锁杆接合面114被按压到突出部103b时,为了增加接合强度,板厚也要随着增加。
换句话说,为了提高位于连接器壳体101中的连接端子110的保持力,连接端子110应该被做得更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加厚连接端子相应的成本会随之增加。这无疑是个问题。
因此,该发明的目的是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接合强度的连接端子,用于防止连接器壳体与连接端子之间脱离,从而以最低成本提高将连接端子保持在连接器壳体内的保持力。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下构造实现了本发明的以上目的。
(1)一种连接端子,包括:
端子装配部,该端子装配部与配合连接端子的前端部装配;
方管部,该方管部延续至所述端子装配部的后端;和
锁杆接合表面,该锁杆接合表面形成在所述方管部上,并且当所述连接端子插入连接器壳体的端子容纳孔中时,所述锁杆接合表面与设置在所述端子容纳孔中的锁杆的突出部接触以防止所述连接端子从所述端子容纳孔脱离,
其中,所述锁杆接合表面为由穿过面对所述锁杆的所述方管部的顶壁和延续至所述顶壁的侧边缘的侧壁部的开口形成的钩形接合表面,该钩形接合表面包括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接合表面为所述顶壁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所述第二接合表面为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并且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的端部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顶壁的方向延伸。
(2)在以上(1)中描述的所述连接端子中,所述端子装配部具有方管结构,所述配合连接端子的凸部(tab)能够装配至该方管结构。所述端子装配部具有方管结构,所述配合连接端子的凸部能够装配至该方管结构。
(3)在以上(1)中描述的所述连接端子中,所述端子装配部为一凸部,该凸部能够装配至所述配合连接端子的具有方管结构的端子装配部。
根据上述构造(1),锁杆接合表面为具有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的钩形接合表面,其中,第一接合表面为顶壁的开口的边缘部,第二接合表面为侧壁部的开口的边缘部、并且从第一接合表面的端部沿大致垂直于顶壁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