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及装袋电极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5494.X | 申请日: | 201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油原浩;柳岳洋;山下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袋 电极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及装袋电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将电极装袋于一对分离片之间而成的装袋电极(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使工件停止移动之后,将一对分离片彼此熔接。
专利文献1:日本2007-329112号公报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存在周期变长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将电极装袋于一对分离片之间所需的周期、并谋求装袋电极的制造的高效化、而且能够有助于电池整体的制造的高效化的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及装袋电极的制造方法。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是一种用于制造电极夹在一对分离片之间而成的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包括:输送部,其用于对上述电极和上述一对分离片一边进行输送一边从输送方向的前端侧依次进行重叠;接合部,其用于将位于与上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上述一对分离片的侧方边缘彼此接合;以及控制部,其用于控制上述输送部和上述接合部的动作。而且,上述控制部从输送方向的前端侧多次重复进行使上述接合部一边以与上述工件的输送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度差接近于零的方式移动一边进行的接合。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装袋电极的制造方法是一种用于制造电极夹在一对分离片之间而成的装袋电极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从输送方向的前端侧多次重复进行使将上述一对分离片的侧方边缘彼此接合的接合部一边以与上述工件的输送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度差接近于零的方式移动一边进行的接合。
根据本发明,由于一边输送分离片一边依次从前端侧多次进行接合,因此能够防止分离片的开口,并且能够缩短工序时间。而且,能够不使工件产生褶皱地进行良好的接合。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装袋电极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的(B)是示意性表示对电极和一对分离片一边进行输送一边从输送方向的前端侧依次进行重叠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2的(A)、(B)是对图1中用两点划线围成的部位2进行放大表示的图,是说明将一对分离片彼此接合的“前端”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装袋电极的制造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的(A)是表示第1接合部的俯视图,图5的(B)是沿着图5的(A)的5B-5B线的剖视图,图5的(C)是沿着图5的(A)的5C-5C线的剖视图,是表示对分离片的侧方边缘彼此的前端进行接合的第1次接合动作时的状态的图。
图6的(A)是表示第2接合部的俯视图,图6的(B)是沿着图6的(A)的6B-6B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利用第1接合部将分离片的侧方边缘彼此接合的第2次以后的接合动作时的状态的图。
图8是对第1接合部中的按压部的形状进行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9的(A)是表示接合头相对于工件接近移动之前的状态的图,图9的(B)是表示接合头相对于工件接近移动且按压部与工件相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10的(A)是表示按压部与工件相接触并从前进位置后退移动至后退位置、且接合片的顶端与工件相接触的状态的图,图10的(B)是表示通过接合头自图10的(A)的状态开始相对于工件离开移动、从而在保持按压部按压着工件的状态下、接合片的顶端自工件离开的状态的图。
图11的(A)~(H)是示意性表示第1接合部中的按压部的往返移动的动作的图。
图12的(A)~(G)是示意性表示第1接合部中的第1次接合动作的图。
图13是示意性表示利用圆柱旋转体输送的工件的输送速度与多次往返移动的第1接合部的速度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加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附图的尺寸比例为了便于说明而被夸大,与实际的比例不同。
另外,图1的(A)、(B)及图3所示的箭头a表示在制造装袋电极20时对电极40和一对分离片30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在图1的(A)、(B)及图3中,图中右侧是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称作各个构件中的“前方”,图中左侧是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称作各个构件中的“后方”。另外,将分离片的位于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边缘称作“侧方边缘”,将分离片的位于输送方向上的边缘称作“前方边缘”、“后方边缘”。将在一对分离片30之间夹有电极40的层叠体、即分离片30彼此的接合结束之前的层叠体也称作“工件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