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5226.8 | 申请日: | 2012-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半谷幸宽;西胁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 | 分类号: | G05B19/409;G05B19/4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NC装置保存有使针对固定循环(cycle)的指令代码(例如G代码)和子程序相关联的表格。NC装置在读入由用户输入的加工程序中的针对固定循环的G代码后,读取与该G代码相对应的子程序。NC装置执行基于读取出的子程序实现的处理。
在制造商不同的NC装置之间,有时会针对同一功能而使用不同规格的指令。例如,针对各NC装置,G代码中的自变量的设定有时不同。当前,NC装置在读入了其所保存的表格中不存在的G代码或读入了自变量的设定不同的G代码的情况下,执行错误处理,使子程序的执行中止。关于规格与NC装置固有的规格不同的加工程序,由用户改写G代码或其自变量后进行使用。
针对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下述技术,即,对于规格与NC装置不同的指令,通过进行向机器语言的变换处理,而使其能够用于NC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35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数控装置,是将规格与NC装置不同的指令变换为机器语言的装置,不能进行规格不同的指令代码之间的变换。从指令代码向机器语言的变换,是系统固有的处理。如果在各固定循环的加工时和固定循环以外的通常加工时,以相同的设定进行加工,则难以在各固定循环中进行最佳条件下的加工。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数控装置,其能够使用规格不同的加工程序,在各固定循环中进行最佳条件下的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表格保存部,其用于保存表格,在该表格中登记有加工程序中针对固定循环的指令代码、和用于执行与所述指令代码相对应的处理的子程序;指令执行部,其从所述表格中读出与从所述加工程序读入的所述指令代码相对应的所述子程序,执行与所述子程序相对应的处理;以及界面,其接受所述表格的登记内容的变更,所述界面接受用于执行与非固有规格的所述加工程序的所述子程序相对的宏处理的宏设定,其中,该非固有规格与固有规格不同,该固有规格是所述指令执行部能够正常识别由所述指令代码指定的处理内容的规格。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能够通过针对子程序的宏处理,将加工程序从非固有规格变换为固有规格。用户无需另外针对非固有规格的加工程序实施修正,就能够将其用于数控装置。数控装置通过适当地接受针对固定循环中的每个处理的宏设定的编辑,从而能够在各固定循环中实现最佳条件下的加工。由此,数控装置能够使用规格不同的加工程序,在各固定循环中实现最佳条件下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部具有的界面画面上的显示例的图。
图3是说明NC装置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加工程序,和前处理、执行处理、后处理及例外处理的各宏设定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装置1对例如实施开孔加工等的工作机械(省略图示)的驱动进行控制。NC装置1具有加工程序解析部11、指令执行部12、表格保存部13及显示部14。
加工程序解析部11读取被输入至NC装置1的加工程序并进行解析。指令执行部12执行与加工程序解析部11解析出的指令相对应的处理。表格保存部13用于保存表格。
表格保存部13所保存的表格,是将加工程序中关于固定循环的指令代码与子程序相关联并进行登记而形成的对应表。NC装置1通过将关于固定循环的指令代码登记在表格保存部13内的表格中,从而将关于固定循环的指令代码和其它指令代码加以区分。指令代码例如为G代码。
指令执行部12从表格保存部13的表格中读出与从加工程序读入的指令代码相对应的子程序。指令执行部12执行与子程序相对应的处理。显示部14作为界面起作用,用于接受表格保存部13所保存的表格的内容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