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验证设备和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5009.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樋口辉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吕雁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验证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证设备和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一种设备,当通过在物体上反射伪造确定照明的可见光而获取的图像的颜色与已经同样地获取、并且预先登记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手指图像不一致时,所述设备将物体确定为假手指。同样的设备通过将个体识别照明的近红外线辐射到手指所发射的光而获得的特征点与同样地获取、并且已经预先登记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手指的图像的特征点进行比对,并且执行个体识别。
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选择性地切换白光和红外光,在手指的表面层部分上反射白光从而获取指纹图像,使红外线入射到手指的内部并且对红外线进行散射,从而获取血管图像,分别将指纹图像和血管图像与登记的指纹图像和登记的血管图像进行比较,并且验证特定的人。
在专利文献3中描述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将高灵敏度指纹图像与低灵敏度指纹图像进行比较,并且确定假手指。
在专利文献4中描述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基于利用具有不同波长的透射光成像的手指血管图像的差别,确定上述手指血管图像是否是活体的手指血管图像。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5中描述了一种技术,所述技术使用棱镜作为指纹验证的扫描仪并且增加了对比度。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P2007-122237A
PTL2:JP-P2007-179434A
PTL3:JP-P2007-259964A
PTL4:JP-P2008-67727A
PTL5:美国专利No.638134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近年来,难以察觉通过将具有凹凸图案的手指的半透明伪造膜附着于真实手指的尖端来例如“假扮”他人的行为。也通过利用具有凹凸图案的树脂(例如硅)伪造的手指来进行这种恶意行为。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至4的任一个均不能够使用从相同手指获得的反射光图像和透射光图像高精度地检测上述手指的伪造。
另外,专利文件5的技术也获得了具有对于指纹的比对所必要的高对比度的图像;然而,专利文献5不能够与上述专利文献1至4的技术类似地高精度地检测手指的伪造,因为只获得了已经接触棱镜的那部分的图像。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实现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验证设备和验证方法,能够获取具有足以比对指纹和与外观接近的手指的自然图像的对比度的指纹图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验证设备,包括: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棱镜,所述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棱镜设置为使得所述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棱镜的两个平行表面中的底部表面是手指的放置表面侧;第一成像装置,所述第一成像装置设置在与所述底部表面平行的顶部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一成像装置对通过所述顶部表面透射的所述手指的图像进行成像;光源,所述光源将光辐射到所述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两组彼此面对的侧表面中的第一组侧表面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以及第二成像装置,所述第二成像装置对通过所述两组侧表面中的第二组侧表面透射的所述手指的图像进行成像。
本发明是一种验证设备的验证方法,所述验证设备设置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棱镜,使得所述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棱镜的两个平行表面中的底部表面是手指的放置表面;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近似四角锥台形状的两组彼此面对的侧表面中的第一组侧表面的至少一个侧表面辐射光;在与所述底部表面平行的顶部表面的下方对通过所述顶部表面透射的所述手指的图像进行成像;对通过所述两组侧表面中的第二组侧表面透射的所述手指的图像进行成像;以及对所述手指的自然图像和指纹部分的图像同时成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得可以获取指纹图像,所述指纹图像具有足以对指纹和与外观接近的自然图像进行比对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第一示范实施例中的活体验证设备的顶视图;
[图2]图2是活体验证设备的M-N的截面图。
[图3]图3是活体验证设备的X-Y的截面图。
[图4]图4是用于解释用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活体验证设备的正四角锥台形状类型棱镜10的视图。
[图5]图5是用于解释第一示范实施例的视图。
[图6]图6是用于解释第一示范实施例的视图。
[图7]图7是第二示范实施例中的验证设备的截面配置图。
[图8]图8是第二示范实施例中的验证设备的截面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搪铅操作机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多用途餐厨垃圾分选脱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