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瞬态检测及质量结果将音频信号的部分编码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4994.1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黑尔姆里希;纪尧姆·富克斯;戈兰·马尔科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兰霍菲尔运输应用研究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12 | 分类号: | G10L19/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胜;李春晖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用 瞬态 检测 质量 结果 音频 信号 部分 编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编码音频信号(10)的部分以获得所述音频信号的部分的编码音频信号(26)的装置,其包括:
瞬态检测器(12),其检测瞬态信号是否位于所述音频信号的部分中,以获得瞬态检测结果(14);
编码器级(16),其针对所述音频信号执行第一编码算法、以及针对所述音频信号执行第二编码算法,所述第一编码算法具有第一特性,所述第二编码算法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特性的第二特性;
处理器(18),其确定何种编码算法相对于另一编码算法产生更近似于所述音频信号的部分的编码音频信号,以获得质量结果(20);以及
控制器(22),其基于所述瞬态检测结果(14)和所述质量结果(20),确定要由所述第一编码算法还是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来生成所述音频信号的部分的编码音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编码器级(16)被配置成使用比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更适合瞬态信号的第一编码算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算法是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算法,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是变换编码算法。
4.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22)被配置成在所述瞬态检测结果(14)指示非瞬态信号时,尽管所述质量结果(20)指示所述第一编码算法的较佳质量,仍确定所述第二编码算法。
5.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22)被配置成当所述瞬态检测结果指示瞬态信号时,尽管所述质量结果指示所述第二编码算法的较佳质量,仍确定所述第一编码算法。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22)被配置成仅在所述质量结果指示小于阈值差异值的编码算法间的质量差异时,确定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或所述第一编码算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阈值等于或小于3dB,并且其中,使用所述音频信号(10)与所述音频信号的经编码且再解码版本间的SNR计算来计算两者编码算法的质量结果。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22)被配置成仅在已对其确定了所述第一或第二编码算法的较早信号部分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时,确定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或所述第一编码算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22)被配置成使用小于10的预定值。
10.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器(22)被配置成应用迟滞处理,使得仅在较低质量结果指示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或所述第一编码算法的较低质量时、在分别具有所述第一编码算法或所述第二编码算法的较早信号部分的数量等于或小于预定数量时、以及在所述瞬态检测结果指示包括非瞬态和瞬态的两个可能状态的预定义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编码算法或所述第一编码算法。
11.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瞬态检测器(12)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步骤:
高通滤波(50)音频信号,以获得高通滤波的信号块;
将高通滤波的信号块细分(52)成多个子块;
计算(54)每个子块的能量;
组合(58)相邻子块的每个配对的能量值,以获得每个配对的结果;以及
组合(60)所述配对的结果,以获得所述瞬态检测结果(14)。
12.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编码器级(16)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音频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LPC系数的LPC滤波级,其用于使用所述LPC系数所确定的LPC分析滤波器来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滤波,以确定残差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算法或所述第二编码算法应用至所述残差信号,并且
其中,所述编码音频信号还包括关于所述LPC系数的信息(70)。
13.如在前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编码级(16)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编码算法(16b)和所述第二编码算法(16c)的开关(16d),或者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编码算法(16b)和所述第二编码算法(16c)后的开关(16e),其中,所述开关(16d,16e)受所述控制器(22)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兰霍菲尔运输应用研究公司,未经弗兰霍菲尔运输应用研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49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片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表面阴离子改性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