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4591.7 | 申请日: | 2012-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宏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H02K9/06;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王永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无刷电机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动工具中,优选使用无刷电机,因为它尺寸小并且具有较长寿命。然而,所述无刷电机需要设置有开关元件的电路板,并且因为开关元件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冷却方法。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357371(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装置,其包括传递在开关元件内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部件。在所述装置中,用冷却风吹散热部件,藉此冷却开关元件。
然而,在某些种类的电动工具中,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将冷却风吹至散热部件的构型不能为开关元件提供足够的冷却效率。对此问题,可能考虑提高开关元件的散热特性。然而,该构型导致很难缩小开关元件配置的尺寸,并且会导致工具尺寸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能够增强开关元件的冷却效率同时抑制工具尺寸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具有如下所述的构型。
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包括:包括转子和围绕转子的圆筒形定子的无刷电机;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子旋转的开关元件的电路板;从开关元件传递热量的散热部件;用于生成冷却风的冷却风扇;以及在其内容纳无刷电机、电路板、散热部件和冷却风扇的主体外壳,并且该主体外壳具有用于冷却风穿过的冷却风路。冷却风路被形成为使得冷却风从散热部件的中央侧朝外周缘流动并且此后在电路板的面对无刷电机的表面之上流过。
优选冷却风路被形成为使得冷却风在流过电路板的面对无刷电机的该表面之上之后流经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缝隙。
还优选:转子固定于其的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的轴承、以及支撑轴承的轴承支撑件被容纳在主体外壳内。冷却风路被形成为使得冷却风沿轴承支撑件流动。
优选散热部件具有沿在所述冷却风路中的流动方向伸长的突出部。
优选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散热部件形成为板状,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电路板被设置为使得其第二表面面向所述无刷电机并且第一缝隙形成于其外周缘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开关元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散热部件被设置成使得其第二表面面向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并且第二缝隙形成于其外周缘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表面之间。根据该构型,所述冷却风路被形成为使得冷却风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侧处从散热部件的中央侧朝外周缘流动,并且此后流经第二和第一缝隙,并且之后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侧处沿所述电路板流动。
优选冷却风路被形成为使得冷却风沿横过散热部件的第一表面的方向朝散热部件的中央流动。
优选肋形成于主体外壳的内表面上从而朝定子突出以限制冷却风的流动。
优选冷却风路被形成为使得冷却风朝轴承支撑件流动。
优选开关元件与所述散热部件热耦合。
优选转子固定于其的旋转轴被容纳在所述主体外壳内,并且冷却风扇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本发明具有增强开关元件的冷却效率同时抑制工具尺寸增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主体部分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局部中断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电动工具中电机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电机组件去除了轴承和散热部件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散热部件的后视图;以及
图7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另一散热部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工具是图1-3所示的手提式电钻驱动器50。
如图3所示,电钻驱动器50包括构成电钻驱动器50的主体部分外壳的主体外壳30。主体外壳30形成为空心圆筒状,并且在其内具有彼此相通的电机存储空间S1和机构存储空间S2。肋21形成为从主体外壳30的电机存储空间S1的内表面沿其整个圆周伸出。作为驱动源的无刷电机1(以下也称为“电机1”)设置在电机存储空间S1内。如图1所示,旋转轴8、设置有开关元件11的电路板10、散热部件12、用于生成冷却风的冷却风扇9和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8的轴承13也设置在电机存储空间S1内。此外,供冷却风穿过的冷却风路(通风道)R形成于所述电机存储空间S1内。动力传递机构2设置在机构存储空间S2内。动力传递机构2与电机1在同一轴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4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