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咖啡饮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13979.5 申请日: 2012-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3442582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1
发明(设计)人: 中谷早苗;今泽武司;赤松亚由美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明治
主分类号: A23F5/40 分类号: A23F5/40;A23F5/24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丁香兰;孟伟青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咖啡 饮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咖啡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咖啡饮料由于源自咖啡的苦香与源自甜味剂的甘甜和源自乳成分的浓厚感之间的良好平衡而具有高适口性,深受从儿童至成人的全部消费者的喜爱。另外,关于咖啡饮料的商品形态,从要冷藏型的商品到可常温保存的商品,存在多种多样的商品形态。消费者可以根据饮用场所等消费方式选择符合其消费方式的商品形态的咖啡。

作为饮用咖啡饮料的消费方式之一,直接饮用经冷藏的咖啡饮料的方式得到普及。

例如,从一般家庭的冰箱取出咖啡饮料后饮用的方式、和在便利店或自动贩卖机等处购买经冷藏过的咖啡饮料后立即饮用或者带回家里等后立即饮用的方式较为常见。特别地,在单身家庭等不具备自家用冰箱或仅具备小容量冰箱的情况下,生活模式渐渐固定为在便利店或自动贩卖机等处购买仅必要量的所需饮料。

此外,由于咖啡饮料具有作为嗜好品的一面,因此一边行走一边喝咖啡饮料或是在工作中或休息时一点点地喝咖啡饮料的方式也特别常见。

迄今为止,在设计咖啡饮料的商品时,例如需要在10℃以下保存的冷藏品会以在10℃以下的液温(品温)进入饮用者口中作为前提来设计甜味、苦味等味道,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并且,在能够对应加热贩卖机(用于销售加热后的罐装饮料等的自动贩卖机)的所谓“热”咖啡饮料的情况下,是以在与加热贩卖机内的饮料的保存温度相同的液温下进入饮用者口中作为前提来设计味道的。

但是,饮用咖啡饮料的人(消费者)通常在常温下生活,咖啡饮料在供于饮用的期间也通常在常温的气氛下放置。这种情况下,例如需要在10℃以下保存的要冷藏型咖啡饮料也必然液温(品温)会上升。

由于咖啡饮料的液温上升导致饮用者舌部对甜味和苦味的敏感性(阈值)发生变化,这在以往便是已知的。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甜味的阈值在30℃左右降低最多。即,即使是同样的咖啡饮料,在10℃以下的需要冷藏的状态与常温附近(例如20℃~30℃)对甜味的感觉是不同的。实际上,抱怨咖啡饮料“过甜”的消费者中,存在打开咖啡饮料后用较长时间才喝完的倾向。

咖啡饮料的液温的上升不仅使甜味会发生变化,苦味和杂味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咖啡中令人不喜欢的苦味具有在10℃以下不易被感觉到、但在常温附近(例如20~30℃)变得明显的倾向。

如此地,甜味、苦味和杂味会随着咖啡饮料的液温上升而发生变化这一点以往便已知,虽然也通过指定饮用时的液温等方式来提醒消费者,但考虑到液温的变化来进行商品设计的甜味良好的咖啡饮料的制造理念还是未知的。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饮用后具有清爽余味的容器装咖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通过加热杀菌而制备的容器装咖啡时,相对于每1重量乳脂肪以0.15~2的比例在饮料中混配植物油脂。但是,关于在商品设计中顾及伴随液温变化的甜味、苦味和杂味的变化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完全没有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8744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大歯学(日大齿学)第80卷、第175~181页、“味覚検査液の温度が味覚閾値に及ぼす影響-40歳代健常有歯顎者-(味觉检查液的温度对味觉阈值的影响—40至49岁年龄段健康有齿颚者—)”、岩崎克彦、2006年发行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饮料及其制造方法,其无论是在作为冷藏保存时的液温的10℃以下的液温下,还是在作为设想供于饮用时的液温的常温附近(例如20~30℃)的液温下,甜味、苦味和杂味的平衡均良好。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果糖、麦芽糖和可可提取物作为咖啡饮料的原料,能够得到味道良好的咖啡饮料,其在10℃以下的液温下感受到的甜味较足,随着温度上升,甜味变得清爽,即便温度上升,咖啡中令人不喜欢的苦味也不会出现,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咖啡饮料含有果糖、麦芽糖和可可提取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现有的咖啡饮料中出现的、伴随着由液温上升所致的甜味和苦味的变化的适口性的降低进行抑制。因此能够化解容易对咖啡饮料的甜度不满的、倾向于用较长时间饮用咖啡饮料的消费者的不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治,未经株式会社明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3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