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发生器及使用了该声发生器的声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3261.6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福冈修一;玖岛德幸;二宫弘;平山武;山川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H04R1/26;H04R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秋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发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发生器及使用了该声发生器的声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在振动板安装了压电元件的声发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23436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声发生器在特定的频率下发生共振现象,从而出现在声压的频率特性下易于产生较大波峰或波谷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声压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或波谷小的声发生器及使用了该声发生器的声发生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声发生器的特征在于,至少具有:振动板;和在该振动板上相互空出间隔地安装的用于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多个压电元件,该多个压电元件具有厚度不同的至少2个种类的所述压电元件,在所述振动板的主面上的相互交叉的2个方向的各方向上,配置厚度不同的所述压电元件。
本发明的声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具有:至少1个的高音用扬声器;至少1个的低音用扬声器;和用于支承所述高音用扬声器以及所述低音用扬声器的支承体,所述高音用扬声器以及所述低音用扬声器的至少一方是所述声发生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声发生器及声发生装置,能减小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示例的声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示例的声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示例的声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示例的声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示例的声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示例的声发生器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图8是表示第1比较例的声发生器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2比较例的声发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声发生器。另外,声发生器具有将电信号变换成声音信号的功能,声音不仅包含可听频率范围,还包含诸如超声波那样的超出了可听频率范围的频率的振动。
(实施方式的第1示例)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示例的声发生器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另外,为了易于理解构造,在图1中省略树脂层20的图示,在图2中放大表示声发生器的厚度方向(图的z轴方向)。
如图1、图2所示,本示例的声发生器具有:多个压电元件1、多个压电元件2、薄膜3、框部件5a、5b、树脂层20、导线22a、22b、22c、22d。
薄膜3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被框部件5a、5b夹持周缘部而固定,且薄膜3通过框部件5a、5b能振动地得到支承,作为振动板发挥功能。
压电元件1、2通过施加电信号而在平行于薄膜3的主面的方向上进行伸缩振动。另外,多个压电元件1两个两个地成对,构成对的2个压电元件1按照在薄膜3的两面夹持薄膜3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构成对的2个压电元件1按照伸缩振动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在构成对的一方的压电元件1收缩时,另一方的压电元件1伸长。另外,多个压电元件2也两个两个地成对,构成对的2个压电元件2按照在薄膜3的两面夹持薄膜3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构成对的2个压电元件2按照伸缩振动的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在构成对的一方的压电元件2收缩时,另一方的压电元件2伸长。
另外,压电元件1在薄膜3的两面分别安装4个,在薄膜3合计安装8个,压电元件2也在薄膜3的两面分别安装4个,在薄膜3合计安装8个。即,安装在薄膜3的压电元件1的个数与压电元件2的个数相等。并且,在薄膜3的两面的每一面,多个压电元件1、2彼此空开间隔地安装在薄膜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3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