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647.3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5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科·马尔科尼;萨拉·帕罗尼;马尔科·斯文蒂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大利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丁文蕴 |
地址: | 意大利沃***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或类似物的尾灯,以下描述将具体而不失一般地参照该应用进行。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尾灯通常包括刚性的基本为盆状的后壳,并且构成为能稳定地设在车身后部专用空间的内凹处;前透镜状半壳至少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通常为彩色的,且设置为用来封闭壳体的开口部,从而在车辆主体显露;一系列具有基本呈抛物线轮廓的杯状体位于后壳中,凹面朝向前透镜状半壳,以便每一个杯状体与前透镜状半壳的相应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对齐;以及一系列的白炽灯泡,每个灯泡设在接近相应杯状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每个杯状体的内表面为镜面加工,从而将杯状体中的灯泡发出的光线反射或引导至前透镜状半壳的相应透明或半透明窗口。
此外,近年来,汽车尾灯已越来越多地被集成在车身的外轮廓,进而覆盖用于连接车身后部和两侧侧翼的两个车身边缘。
随着采用特别复杂的三维形状的透镜状半壳来集成尾灯于车体后轮廓,各大汽车厂商开始要求尾灯在前透镜状半壳上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窄长形的窗口,其通常会沿着透镜状半壳的整个外周延伸。
为了能够均匀地背部照明这些带状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窗口,汽车尾灯的主要制造商决定用传统上被称为LED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泡。LED确实比车用白炽灯泡的尺寸小得多,并能够获得平面光源,其形状复制待背部照明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的形状,因此可以放在灯的前透镜状半壳的正下面,从而局部跟随其轮廓。
显然,大量使用发光二极管意味着制造汽车尾灯的总成本显著增加。
为了至少部分地抑制这增加的制造成本,一些制造商决定使用一个或多个由导光材料制作的导光杆或条来背部照明前透镜状半壳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其具有方形截面和超过5毫米的标称厚度,其每一个在待背部照明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处的前透镜状半壳下延伸,并接收邻接于两个条末端之一的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常远离背部照明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
换句话说,导光杆或条凹设在车灯后壳专设的凹槽内,并构成为以便引导光朝向前透镜状半壳,然后将传输到条的光,以可控的和渐进的方式发出到接近半壳。因此,导光杆或条可以背部照明正上方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
而与大量使用的LED相比,导光条的使用能显著节约成本,它不允许与LED阵列所产生的光具有相同强度的光来背部照明前透镜状半壳,或者更准确地说,前透镜状半壳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因为传输至导光杆或条的主体的光是自然会产生散射和吸收现象,其会迅速减弱从条里发出的光的强度。这些物理现象实际上阻碍了超过8-10厘米长的透明或半透明窗口的最佳背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使用由导光材料制作的导光条来解决目前的前透镜状半壳的背光系统的典型缺陷。
根据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尾灯,如根据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如任意一个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描述,来表明其非限制性的例子,其中: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制成的用于汽车的尾灯的一个轴测分解图,为显示清晰,零件被移动;而
图2和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灯的两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和3,附图标记1表示整体汽车灯,特别适于固定到汽车、摩托车或类似的车身的后部,即汽车尾灯。
较为详细地,在示例中,车灯1是优选地但不一定必须构造成凹入于车后,其包括:
-基本为盆状的刚性后壳2,并且构造成凹入在车身后部专用空间的内;
-前透镜状半壳3,至少部分设置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部分,可选为彩色的,并设置为用来封闭后壳2的开口部2a,以更好地但也不是必须地从车身(未显示)显露;和
至少一个主光源4,其构造成为当供电时发光,并安装在后壳2中的能背部照明前透镜状半壳的相应的透明或半透明部分的位置。
显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后壳2可以被构造为以简单地突起方式固定在车体后部。
车灯1优选还设有至少一反光体5,其放在后壳2中从而围绕主光源4,构造为将主光源4发出的光转向、直射和/或反射到待由主光源4背部照明的前透镜状半壳3的透明或半透明部分。
特别是,在所示的例子中,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后壳2的开口部2a的形状为具有弯曲侧的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并且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后壳2完全由不透明的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大利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意大利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