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内寄生虫防除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307.0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5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北洁;诹访明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1/166 | 分类号: | A61K31/166;A61K31/18;A61K31/44;A61K31/4402;A61P33/00;A61P33/02;A61P33/04;A61P33/06;A61P33/10;A61P33/12;C07D213/40;C07D213/6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寄生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羧酰胺衍生物或其盐类作为有效成分的体内寄生虫防除剂、及特征在于口服或非口服给予该防除剂的体内寄生虫的防除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某种羧酰胺衍生物具有杀菌活性(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12)。但是,并没有记载该文献中记载的化合物对寄生在哺乳类或鸟类等动物中的体内寄生虫有效。另外,已知某种羧酰胺衍生物对损害农作物的线虫是有效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或5),但关于对寄生在动物中的体内寄生虫的效果根本没有具体公开。此外,报告了抑制体内寄生虫的作为呼吸系统酶之一的线粒体复合体II即琥珀酸-泛醌氧化还原酶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体内寄生虫防除剂(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1-151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7/060162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3-97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7/10848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8/126922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8/10197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08/10197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08/00374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08/00374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09/012998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11:国际公开第2009/127718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12:国际公开第2010/106071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北洁,“感染”,Winter2010,Vol.40-4,p.310~31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寄生虫病由于寄生虫、即单细胞原生动物(原虫类)、多细胞蠕虫类或节肢动物等寄生感染动物宿主而引起。寄生虫病在日本通过改善环境卫生而显著减少,但从全世界的观点来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广泛蔓延而遭受重大损失。近年来,由去到这些外国的长期和短期旅行者而导致的感染源的引入、由进口食品或冷冻、运输技术的发展而导致来自生肉和鱼肉饮食等的感染、来自宠物的寄生虫病等开始出现新的增加倾向。此外,由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等的大量给予、AIDS感染等引起免疫缺陷,以往非病原性或低病原性的寄生虫成为获得病原性的机会性感染成为问题。另外,寄生虫病在猪、马、牛、羊、狗、猫和家禽等家畜动物中成为普遍且重大的经济问题。即,由于寄生虫的感染而使感染动物出现贫血、营养失调、衰弱、体重损失、肠道内壁和组织、器官的重大损伤,成为饲料效率降低和生产率降低的一个原因,经济损失大。因此,总是要求新的驱虫剂或抗原虫剂等体内寄生虫防除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本发明的由通式(I)表示的羧酰胺衍生物及其盐类对体内寄生虫具有高的防除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下述发明。
[1]一种体内寄生虫防除剂,其以通式(I)表示的羧酰胺衍生物或其盐类作为有效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日本农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废料清洗装置
- 下一篇:基于单频正交线偏振光的激光波长直接测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