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组合物及封入润滑脂的滚动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1298.5 | 申请日: | 2012-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相田亮;今井裕;坂口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同油脂株式会社;NTN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F16C19/06;F16C33/44;F16C33/66;F16C33/78;H02K5/173;C10M105/38;C10M115/08;C10M129/74;C10M129/76;C10M135/10;C10N10/04;C10N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陈彦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组合 封入 滚动轴承 | ||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电动机转子的用于电动机的滚动轴承用的润滑脂组合物,含有40℃的运动粘度为20~55mm2/s的季戊四醇酯基油、以及由以下式(A)所表示的二脲增稠剂,其含量为7~13质量%;且含有选自多元醇酯系防锈剂和有机磺酸盐系防锈剂组成的组中的防锈剂;式中,R2表示碳原子数6~15的2价芳香族烃基,R1及R3表示环己基或碳原子数16~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且环己基的摩尔数相对于环己基与碳原子数16~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总摩尔数的比例,即(环己基的数)/(环己基的数+C16~20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数)×100,为60~90摩尔%。本发明的润滑脂组合物,抑制低温时的特殊异响的发生,满足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的低扭矩性,即使在高温下轴承润滑寿命也长,对于漆的防锈性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各种电动机转子的封入电动机用滚动轴承中的润滑脂组合物及封入该润滑脂组合物的、支撑电动机转子的电动机用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
在以汽车为首的各种产业机械中所使用的电动机,由于在从寒冷地区到机器房内的高温气氛的各种环境中运转,因而对所使用的轴承要求在广泛的温度范围且可长期使用。此外,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对电动机也要求高效率化,对所使用的轴承强烈要求低扭矩化。
此外,轴承的性能很大程度依赖于被封入其中的润滑脂的性能,因此,必需注意润滑脂的选定。例如寒冷时,因润滑脂的基油粘度上升而变得易于产生轨道面的油膜斑、不均匀化,对转动体与轨道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微小的周期变化,由此转动体中产生自激振动。这有随着运转条件而产生被称作特殊异响(冷启动异响)的轴承异响的情况。作为这一问题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以特定的比例混合特定的基油来降低粘度的对策。
此外,近年来,从降低电力消耗的观点出发,以汽车为首的在各产业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机械部件要求高效率化,对部件的轻量化、结构的改良等方面进行了各种研究。而对所使用的润滑脂也同样地、从低温至高温的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为低扭矩变得重要。作为用于满足低扭矩性的润滑脂的改善,有降低所使用的基油的运动粘度来对应的常规手段。例如,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含有40℃时运动粘度为10mm2/s以上的酯油的基油的润滑脂。但是,如果降低基油的运动粘度,尽管扭矩也会降低,但是高温下基油的耐热性变差,不能满足咬死(焼付き)寿命。
此外,从在高温的使用环境的观点出发,对所使用的润滑脂要求较长的咬死寿命。作为高温下的咬死寿命的改善,例如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以烷基二苯基醚油为必需成分,并使用特定增稠剂的润滑脂。但是,该润滑脂的基油的运动粘度高、不能满足低扭矩性。
进而,作为电动机用滚动轴承的特有问题,由于有因漆而导致生锈的情况,因而对润滑脂要求防锈性。作为用于满足对于漆的防锈性的润滑脂的改善,通过在基油中不使用酯系合成油,尽可能地使用矿物油来实现改善(非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基油为矿物油的润滑脂组合物,变得无法满足在上述的广泛的温度范围内的低扭矩性,特别是低温时的扭矩。而且,矿物油与合成油相比,耐热性差,因而在高温时的长咬死寿命方面也不能满足。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使用多元醇系酯作为防锈剂,在基油中含有10重量%以上的合成烃油的润滑脂组合物。
但是,尚不能满足电动机用滚动轴承中所要求的对于漆的防锈性。
如上所述,对于电动机用滚动轴承中所使用的润滑脂,要求没有低温时的特殊异响、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的扭矩低、高温下的咬死寿命长、防锈性优异,而上述任一种润滑脂都不能满足全部的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0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8993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同油脂株式会社;NTN株式会社,未经协同油脂株式会社;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5-溴吲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角形碳纤维光电复合架空导线





